汇率变化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多维度影响,关系到议价能力、成本效益、资金配置等多个方面。
银行对外债权作为跨境资金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及早纳入国家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性措施,进而构建形成我国银行对外债权管理的新模式。
按照国民待遇原则,确保外资私募基金运行的独立性。促进外资私募基金真正融入中国市场。
客观看,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中外资持有比例分别仅有3%左右,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主要的新兴国家,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以跨境数据流动为核心的相关规则正在成为国际双多边贸易协定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出于国家信息主权和安全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考量,很多国家都对跨境数据流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贸易的发展。
中国应积极应对WTO改革,站在有利于世界贸易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快速发展的数字货币正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数字货币给跨境支付带来许多便利,但也带来诸多风险,如何构建合理的监管体系来防范和化解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外管局正在推进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在跨境贸易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等应用场景。
我国专利的授权和申请量在不断攀升,但是专利等知识产权在境内外运用能力依然不足,导致贸易出口长期止步不前而逆差越来越大。
根据汇率形势及房地产行业情况,密切关注大型房企境外发债存量与增量需求情况,结合企业微观情况,全面合理评估境外发债潜在风险,提高管理前瞻性。
我国服务贸易起步晚、发展快,但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亟待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转型升级,缩小服务贸易逆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国内家族信托逐渐起航,并形成了信托系、银行系、第三方财富管理系等三大系列。
目前我国外汇管理的边界在地理空间上主要集中于境内,以居民和非居民在境内开立的外汇账户管理和基本信息登记为主要落脚点。而借鉴国外监管部门长臂管辖经验,突破地理边界限制,开展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的长臂监管尤为重要。
由于科创板明确允许红筹企业通过IPO或发行CDR的方式登陆科创板,这意味着海外上市的我国优秀新兴企业有更多机会回归,但同时也必然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带来新的影响与挑战。
跨境电商促使国际贸易链条趋向扁平,带动支付、金融、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加快创新,有效提升了我国对外贸易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完善与市场机制接轨的外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对于维护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加快推进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有重要的作用。
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动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拉动转变为内、外需协调拉动。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作用更加凸显。开闸放水,引进各类资金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及债券市场更加迫切,也是促进“六个稳目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