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两个新导向 | 把脉中国经济

“取”的是信贷资源使用的效率提升,“舍”的是对信贷增速的追求。

把脉中国经济
11-29 16:12

如何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总量回落、库存偏高、结构分化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三个主要问题。个预计,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性住房体系将加速推进构建,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刚性住房需求。个预计,商品房市场与保障性住房并存,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中高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11-27 17:05

赤字率的约束和空间

地方债务收缩、中央债务扩张,只能说明财政赤字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但结构的调整,并不能直接指向整体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扩张。较宽口径的广义赤字,我们定义为“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的收支缺口以及城投公开债券净增额”,比中口径的广义赤字多了城投的公开债融资。

11-23 17:48

赤字率的约束和空间

无论是出于防风险考虑,还是出于稳增长考虑,短期内均需避免以城投债务为代表的地方债务出现实质性风险暴露。

11-22 15:26

受益于美国补库存的中国出口行业

美国补库存将对中国出口复苏的结构发挥重要影响,以计算机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电子等商品率先进入补库存阶段有望带动相关行业出口景气度改善。尽管欧盟经济持续走弱,但美国经济不衰退并开启补库存依然是中国出口的核心支撑。

11-16 17:59

10月PMI回落不改变经济复苏方向

10月PMI回落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国内基本面复苏的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生产端,10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均低于临界点,明显低于50.9%的生产指数。

11-03 13:27

金融工作会议的三个关键词

“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总的来说,对比上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本次会议对未来金融工作提出的主线要求,金融防风险重在长效,金融监管重在党建。

11-02 13:03

技术性拆解美债利率的上行过程

关于美债期限溢价的上升,美国经济超预期有一定贡献但相对有限,美债供大于需是主要原因。9月以来美国经济数据相对平稳,但期限溢价大幅抬升,主要源于中期美债的超量发行和主要央行持续缩表引发的供需不平衡。

11-01 13:58

国内流动性宽松预期上升

利率债的短期交易拥挤度上升至17%分位,信用债的短期交易拥挤度上升至26%分位。离岸人民币汇率维持7.317,中美实际利差的历史分位数仍低于中性,人民币赔率目前没有明显吸引力。

10-31 18:07

房企正在加速去库存

强势改善的开工数据,似乎代表着房企的投资意愿正在加速修复,看似是一种房地产复苏的积极信号。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10-24 16:07

消费能力修复到哪一步了?

多项证据表明居民的消费能力正在恢复,后续收入端的稳定或能够驱动居民消费能力上台阶。受益于居民资产负债表的逐渐修复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提升,消费增速与收入增速的差距会逐步弥合。

10-12 13:53

居民消费能力恢复可能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从中秋国庆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居民提前还债的行为告一段落、低收入居民的储蓄缺口逐渐填补这些证据来看,居民消费能力恢复可能已经上了一个台阶。这也意味着之前受限于消费能力不足的社零增速,可能也将上一个台阶。

10-11 18:18

经济复苏格局的再确认

十一假期的实际修复情况或是后续经济复苏强度的重要参考系。

10-08 13:33

沪金的溢价能持续吗?

本轮投资者购金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是由贬值预期驱动的,后续如果汇率预期企稳,投资者的购金需求回落,人民币金价回落。

09-25 15:37

经济中的几大错觉

超额储蓄或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群体,而中低收入居民因收入回落,支出刚性,可能不仅没有持有超额储蓄,反而超额消耗了一部分储蓄。

09-20 14:08

经济复苏进入第三阶段的证据进一步明朗

PMI数据连续三个月回升,表明当下经济依然处于N形复苏的第三阶段,而不是二次探底。

09-06 17:48

如何看待印花税超预期下调?

但对本轮行情来说,印花税的下调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影响,有望为市场释放出每年超过1000亿元的增量资金,体现了政策层面活跃资本市场、提振A股行情的决心。

08-29 17:59

LPR非对称调整的用意

自6月8日六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以来,1年期LPR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约20、12bp,预计存款利率存在10bp左右的下降空间。

08-22 15:19

如何看待迎峰度夏用电压力?

大V有话说 |

07-25 16:26

疫后复苏进入第三阶段?

大V有话说 | 出口或依然是今年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

07-04 16:04
  • 宋雪涛

    天风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