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盛频繁“点赞”中国股市,并提出已超配互联网、消费服务、医药等板块。那么科技与消费利好是长期还是短期?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对第一财经表示,一方面,消费政策延续性显现。另一方面, AI或为上市公司带来平均年化2.5%的盈利增长。假设未来5~10年的整个盈利增速都有提振,AI的发展或将对上市公司估值有10~15%左右的提升作用。因此A股的机会并不是短期的。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于当地时间12月29日去世,享年100岁。这位美国前总统不仅在任时是中美正式建交的当事人和见证者,在卸任之后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乃至全球和平事务发展。不过,这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却在任期末经历了“忍耐外交”失利以及经济“滞胀危机”等重重坎坷,并最终黯然“离场”。那么,吉米·卡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地时间11月8日,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认为,未来美联储仍将延续降息步伐,12月有望继续降息25个基点,到明年年底大概率累计降息幅度将达到200个基点。但是随着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市场根据当前降息推导下一次降息幅度的行动将更加困难,美联储整个降息周期或呈现出“片段式”的状态。
BIMCO亚太区总经理庄炜表示,尽管目前无人驾驶船舶仍面临国际海事规范等多方面的阻力,但船舶智能化转型的方向明确。在此背景下,上海拥有广阔应用场景和优秀船舶设计单位等优势,各界也期待上海能在航运业智能化转型方面更加有所作为。
当地时间2024年7月3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以及一名保镖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死亡。作为哈马斯当下的实际领导人,哈尼亚出身加沙难民营,追随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共同建立组织。2006年,哈尼亚成为巴勒斯坦历史上首位哈马斯总理,结束了法塔赫持续执政的局面,但联合政府昙花一现,巴勒斯坦随即陷入漫长的冲突中。
当地时间1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年仅39岁的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詹姆斯·戴维·万斯(J·D·万斯)为他的竞选搭档。这也意味着,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万斯也将成为新任的美国副总统。 万斯的崛起无疑是一部寒门逆袭的励志故事。出身美国工业衰败区“锈带”的万斯,在充满贫困、暴力、药物成瘾等问题的原生环境下,凭借自身努力实现了阶级飞跃。他的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也因揭示美国底层白人的困境,一时风靡全球。而值得注意的是,曾是特朗普激烈批评者的万斯,如今又以特朗普“副手”的身份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那么,这位39岁的政治新星会对美国政坛掀起怎样的火花?
近期,福建前首富陈发树疑似卷入失联与调查风波。而就在5月,他先是辞去云南白药公司董事职位,紧接着又辞去在上海医药的全部职务。至此这位中国知名资本大佬的处境变得扑朔迷离。作为白手起家的“创一代”闽商,陈发树坐拥福建屈指可数的百货实业集团——新华都百货,也曾以投资紫金矿业、青岛啤酒等企业而被一度称为“中国巴菲特”。而对云南白药的投资成为了陈发树商业生涯的一个奇点,如今局面的形成似乎都能在过往有迹可循……
当地时间5月19日,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所乘坐的直升机在东阿塞拜疆省瓦尔扎甘地区发生硬着陆事故,经过彻夜搜救后宣告在事故中罹难,享年64岁。 伊朗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1960年出生在位于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他曾担任伊朗国家监察组织主席、国家总检察长、司法总监等职。2021年6月19日,莱希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5日宣誓就职。 莱希与哈梅内伊保持着密切关系。据称,他深受哈梅内伊信任,被认为“可以保护哈梅内伊作为伊朗最高领袖留下的政治遗产”。
第一财经日前专访了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他此行专程为了推广他的新书《被追赶的经济体》,这本书中,辜朝明深入探讨了传统经济解决方案在应对大衰退和疫情后经济与社会问题方面的失败。他从资产负债表衰退和全球资本竞争的初始概念入手,解释了大衰退为何持续如此之久,以及为何过去行之有效的良好政策如今却不再奏效。书中还指出,自由贸易与资本自由流动之间存在根本的脱节,这一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才能使全球化收益最大化,且代价最小化。 辜朝明因为发明了“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一概念在中国走红,这一概念被认为是日本经济“失去的三十年”的最好解释。一些中国决策者和思考者希望从日本当年的历史中有所借鉴。
当地时间5月2日,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的水平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而对于未来的美国货币政策路径,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认为,美联储在抗击通胀方面“道阻且长”,目前市场应当将目光放在6月更新的点阵图上,聚焦该央行是否会坚持此前三次降息的判断。
《顶级投资人·去现场》去的现场是今年1月8号到9号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四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在去年完成收购瑞士信贷后,瑞银在 2023 年二季度所管理的投资资产已达 5.5 万亿美元。瑞银大中华研讨会是公认的行业内顶级盛会,已在上海连续举办了24届。今年的会议吸引了超3000 多名专业人士参加,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包括1500 家机构投资者和超过 280 家中国上市公司和私营企业的高管人士。今年研讨会主题是“从中国到世界:求同存异,共谋发展”。节目在现场首先采访了瑞银全球首席经济及策略研究主管Arend Kapteyn。他表示,虽然 2023 年对中国投资者来说可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中国经济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转型道路上,2024年上半年,在政策的帮助下,房地产市场也许就将触底,走出低谷。
第一财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