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并调降缩表速度,同时提出“关税通胀临时论”,暗示可能不会对关税导致的通胀进行过度反应。
北约和欧盟未来军事支出目标可能设定在GDP的3%-3.5%区间,“欧洲再武装计划”预计拉动欧盟GDP增长约0.85%。
1-2月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略超预期,就业形势小幅上升。
大宗消费上,更新升级继续发力,强调房子是“消费品”。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增收组合拳、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大宗消费支持、消费升级及政策协同等多方面措施,旨在促进消费增长和内需扩大,体现了国家对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短期刺激的平衡考量。
新质生产力作为提升未来我国经济潜在增速的核心,尤其是人工智能将加大力度发展。其中,未来产业可能是发展重点。
当前全球贸易体系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区域贸易协定(RTA),其中WTO最惠国平均关税约为5%,而区域贸易协定基于WTO的最惠国待遇设立了四种例外情况。
《美国优先投资政策》通过多种法律和行政手段限制美国对华投资,涉及行业广泛,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并可能影响中概股退市。
浙江经济结构转型成果显著,得益于高效的营商环境、发达的民营经济、校企合作和先进的产业政策。
未来各地决策层有望借鉴浙江经验,继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依托企业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民企将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受到科技进步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其宏观级量产进程面临就业冲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需要通过其他行业的扩张和新业态的出现来对冲就业压力。
特朗普通过放宽环保约束、加速行政流程、增加土地和海域开发租约、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以及要求OPEC增产等措施,旨在降低能源价格并推动美国能源扩产。
1月CPI同比涨幅扩大至0.5%,核心CPI持续回暖,而PPI同比降幅持平于-2.3%,工业品价格短期难言改善。
政府效率部成立后主要通过推动联邦政府人事改革、盘活闲置资产、取消多元化部门和停止外国资助等措施,已节省约10亿美元支出,但面临法律风险和隐私权问题。
12月信贷新增9900亿元,企业贷款同比少增成为主要拖累因素,而居民和非银贷款则同比多增。
12月出口回升主要受短期“抢出口”扰动影响,中国对美国出口保持韧性,而进口回升则主要受节日消费影响。
12月CPI同比小幅下降,PPI同比降幅收窄,反映出消费需求修复和生产性需求放缓的现状。
从长期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必然的选择,也是在当下国际环境变化背景下,我们要着重从投资角度思考的赛道。
共和党在美国国会选举中横扫两院,但在参议院仅取得简单多数。
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显著增长,支出继续聚焦基层三保,反映财政稳步修复的趋势。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