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今年面临超常规不确定性,应预留超常规相机决策空间

2025年面临的超常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的过程中,为应对大量不确定性预留超常规的相机决策空间。

292 03-20 14:34

刘元春:构建广义价格指数体系,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水平

从价格治理的历史经验来看,治理通缩的难度远大于治理通胀,不仅需要短期刺激政策,还须辅以中期结构性改革和大量配套措施。

226 02-26 15:31

刘元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迈向第二阶段

当前最为核心和根本的因素是房地产的深度调整。

497 01-21 12:55

刘元春: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职能

要求地方政府从过度的经济建设功能适度向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进行转换。

29 2024-10-22 13:36

刘元春:关于金融支持科创的两点反思

中国过去十年发展中形成的共识认为,科技崛起是大国崛起的关键,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金融力量的支持,尤其是科技金融的赋能。

39 2024-09-10 17:29

刘元春:“中国制造”成本优势明显,外贸向好态势继续巩固

中国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重,尤其是在制成品中的比重依然是持续上升的。

67 2024-07-12 14:43

中国经济如何走向新均衡?

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在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平稳,GDP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1.6%,超过了市场预期。

122 2024-05-23 15:00

刘元春:未来五年中国在贸易战略上要有新定位

未来五年,是美国战略得到全面显化和检验的重要时期。

202 2024-03-28 11:38

刘元春:2024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企稳,风险将持续释放

IMF认为我国明年的经济增速会下降到4.2%,世界银行认为会下降到4.4%,我认为他们的预测应该都不准确。

206 2023-11-01 13:58

刘元春:从三季度经济数据看明年政策发力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运行中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和内部需求依然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前景如何?明年宏观政策如何持续发力?

105 2023-10-26 16:54

信心不减,大变局下外贸却有新契机

大V有话说 | 低产业能级,低技术含量的出口企业可能过得很艰难,但是也要看到一些新兴行业所呈现出来的蓬勃向上的景象。

175 2023-06-29 17:49

刘元春:很多人迷茫,如何从十大新现象看当前经济

不能按照传统的模式、按照教科书的思维定式去认识这一轮复苏的进程,要想把握住新一轮复苏的新规律 新现象十: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低于GDP增速,减薪和价格回落现象开始出现。

104 2023-06-07 15:18

重大拐点已现,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的崛起引发了世界格局拐点性的变化。不应该将美国金融目前的动荡与过去每十年出现一次的美元指数的变化相提并论。

80 2023-06-01 19:03

从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复苏路径

政策传递速度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比我们传统意义上想象的要慢。

47 2023-05-24 18:53

刘元春:当前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展望与建议

对宏观经济政策而言,一定要高度重视供求双方复苏不同步所带来的内生性收缩性效应,进一步加大扩内需的力度,提高政策前置水平,使得中国经济从疫后复苏的第一阶段社会秩序常态化和交易常态化阶段,快速进入到第二阶段利润修复和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财政支持民营企业和保政府基层运转都应该有新的思路。在这个节点上,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非常重要,特别是要对中小企业进行补贴,而不只是减税降费。

246 2023-04-19 16:11

刘元春:机构改革可以优化宏观治理体系,防范合成谬误

合成谬误产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多部门症”,多目标、多工具产生层层叠加,导致矫枉过正。

92 2023-03-29 11:32

刘元春:如何让新时期对外开放真正具有“高水平”内涵

如何促进改革与开放的联动效应,寻找释放二十大红利的突破口?

307 2023-01-04 11:08

把握好未来五年,突破渐进式改革的瓶颈期,集众智进行真改革

明年GDP增长速度能否超过5.5%,2024年、2025年能否实现常态化,达到5.5%-6%的增长水平,将考验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是否成功全面转型。

48 2023-01-03 16:54

未来5年我国将面临6大挑战和机遇

对于当前形势,二十大报告用三个时期来进行了很好的界定。我国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332 2022-12-16 15:30

未来5年欧盟占世界GDP比重可能会降5-8个点,中国会上升

一旦中国GDP超越美国,那么未来的战略与当前的战略会发生质的变化,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132 2022-11-18 18:15
  •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