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AMHS(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这一细分赛道,多年以来一直被海外企业垄断,本土企业弥费科技以硬科技突围,成为这一赛道的破局者。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弥费科技了解到,公司创业初期,对传统银行“只看历史现金流”的信贷逻辑深有体会,也期待银行能够重视初创企业的技术潜力,而浦发银行以穿透式科技金融思维,从技术价值、产业链势能维度精准赋能,成为助力弥费科技深度布局全球化的重要金融力量。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跃迁,对金融支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银行而言,不仅要提供金融服务,更要形成对科技领域的专业认知。在浦发银行张江科技支行,第一财经记者看到,支行正在进行一场科技领域的专业培训,这样的培训每周四固定在支行内部开展。该支行副行长告诉记者,在长期的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团队业务也变得更专业,已累计落地创新业务60项。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今年2025WAIC现场,AI智能体无疑是热点之一,绝大多数展台都能看到类似的产品发布。根据行业机构预测,到2027年末,超过40%的代理型AI项目将被取消,在这场很有可能失败的“豪赌”中,应用开发者如何成为其中的胜出者?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应用开发者、服务供应商以及业内专家寻找答案。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人山人海,尖叫不断!在2025WAIC现场,宇树科技展台的人形机器人擂台赛成为全场焦点。两台机器人拳拳到“铁”,灵活闪避、迅猛出拳,引得围观家长和孩子们惊呼连连,手机镜头几乎挤不进擂台!第一财经记者全程围观,一起来看。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随着第八届进博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上海市正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多家外资企业发现,上海提供的各类便利化措施,让企业在展品通关、采销对接等方面,充分感受到上海服务的温度和速度。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在本届WAIC,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应用备受关注。在智元机器人展台,第一财经记者看到,人形机器人已经化身物流装配线上的“搬运工”,能够代替人类处理一些复杂的动作。记者从智元机器人了解到,公司正在推动面向工业物流、柔性制造、安检巡逻等场景规模化量产落地,预计明年至少有2000台下线。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7月25日下午,上海AI企业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并联合近10家芯片厂商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第一财经记者从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该模型在国产芯片32K上下文条件下,推理效率最高可达 DeepSeek-R1 的300%。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作为义乌第六代市场的标杆,将在今年10月开业的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正处于面向全国招商的阶段,商铺“一席难求”。第一财经记者近期从义乌全球数贸中心负责人处了解到,此次招商的两大细分行业,共计900多个商铺,吸引的报名人数超过1.9万户,相当于20多人竞争1个商铺。有报名商户表示,相比于传统的接单模式,第六代市场的数字贸易服务,可以将原来的两三个月的订单履约周期,压缩至一个月内。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近期,荔枝价格暴跌引发关注。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上海某商超看到,一款“荔枝王”产品价格两周内就从25.8元降至17.9元。而在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这里的商户同样告诉记者,今年荔枝产量激增,多个品种的市场批发价每箱跌超15元,并且还在持续下跌。而产地价格从去年的每斤3到4元,降至2.5元左右每斤,较差的品种甚至低至1元多每斤,同比暴跌近7成。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90天窗口期已过去三分之一,但考虑到去往美国市场的物流时间,留给中国工厂的生产时间其实仅剩一个月。在浙江义乌,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外贸工厂,这些工厂除了开足产能交付美国市场订单,同样也在通过分散业务布局、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多种举措,突破关税壁垒,在贸易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近日,一款国产太阳能风扇帽在美国市场火爆出圈,让售价20美元左右的传统遮阳帽,身价直接翻倍。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浙江义乌的生产厂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流量带动下,单个美国客户今年订单有望达到50万顶,工厂现在加班加点,产能维持在一天5000顶左右,后续将达到10000顶。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今年以来,一款名为Labubu的潮玩IP成功破圈,让大家看到了谷子消费的巨大潜力。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集聚了泡泡玛特、TOPTOY等知名潮玩品牌的全球首家旗舰店,在2025 年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这些门店通过推新品、促消费等各类措施,进一步吸引全球潮玩IP爱好者,助力上海谷子经济的发展。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随着中美“关税战”进入阶段性缓和,大量美国订单涌入了义乌国际商贸城,但暂时的平静没有让义乌商家放松警惕,除了赶在窗口期内全力抢出货之外,义乌商家仍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5月20日,随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10个基点,上海的首套房利率同步降至3.05%。政策效应迅速传导到楼市,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上海核心区域新房项目认筹火爆。销售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是期限30年、1000万元的等额本息贷款,总共可以节省利息近20万元,每个月少还500多元。购房者坦言,政策红利叠加居住升级加速了买房决策。
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今日在上海中心举行,今年论坛首设“上海青年科创嘉年华”,现场云集数量超过百家的投资公司、创业企业。第一财经记者现场对话多位创业项目代表、投资人以及产业平台专家了解到,这种内场路演、外场洽谈的创新模式,能够立体呈现青年科创全景,完成高效资源对接,促进项目融资及落地转化。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在美国关税风暴的影响下,全球汽车供应链再度面临重构风险,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如何应对?作为关税战开启后的首个全球性汽车行业盛会,今年上海车展会给出怎样的答案,来看一线企业的回应。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今天,“张江论剑”科创沙龙在上海浦东举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国式科创如何从技术方向、产业思维到创新环境等多维度革新,让科学家创业更加安全地跨过“死亡之谷”,第一财经记者对话政、企、研、投多位业内人士。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