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路旁的百年申报馆,开了一家报纸主题咖啡馆

在汉口路的申报馆大楼一楼,有一家复旦大学校友众筹的餐厅开了18年,2021年旁边又多了一家报亭咖啡,两个品牌从餐饮产品到文化传播彼此支撑。

商业创新与公益文明
03-21 16:33
03'03''

海外旅游局扎堆重启营销

在热闹的海外诸多旅游局扎堆营销的背后,其实还存在大交通、接待能力、质量管理、采购对接等一系列挑战。

02-20 21:46

海外旅游局扎堆重启营销,今年出境游能恢复几成?

有部分业内人士预估,如果疫情不再反复,今年东南亚热门目的地估测能恢复到疫情前的70%~80%,而欧美长线游市场则可能恢复到30%~50%。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重启
02-20 20:07

一家上海社区医院的新冠救治曲线:仗还要打一周左右

赵文彪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力会比三级医院早几天缓解。

01-10 19:21

东滩社区观鸟生活节,畅想“鸟进人不退”的生态友好社区

“人进鸟退是不对的,但一味强求鸟进人退也是有问题的,为什么二者不能融合起来?”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2022-12-21 13:25

上海首家盲人友好书店开幕,让残障人士也能感受阅读之光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新华书店·逆光226”非视觉文化书店在南昌路226号正式营业。

2022-12-04 11:40

鲁迅去过500多次的内山书店,如今变身1927书局回归

11月26日,内山书店旧址以“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的新面貌重新回归。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2022-11-26 16:09

探访独立书店 | 群岛BOOKS:做中国最好的建筑书店

“孤岛”成了“群岛”,秦蕾用自己的工作室名字群岛工作室来命名书店为群岛BOOKS。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2022-11-23 11:32
06'09''

千亿元宠物市场,谁在掘金?

2022年养宠市场规模达3960亿,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4456亿元。

2022-11-20 19:29

独家调查|萌宠商业秘密:猫一生或消费20万,宠物医疗、保险、殡葬向人类看齐

在一只猫的背后,从繁育、食品、生活用品、零售、医疗、保险、洗护服务甚至到殡葬业都能掘金。

你不知道的商业秘密
2022-11-20 18:01
01'02''

欧洲产业外迁,企业家专访

欧洲产业外移。

2022-10-31 21:03

插画师PK笔下的上海众生:作品贴着时代,留下一点痕迹

被问到上海人的典型气质时,PK曾说了三点:包容、文明、距离感。他描绘的人物、场景以及精心设置的细节中,不露声色地呈现出这些气质特征。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2022-10-19 17:52

提倡就地过节:假日消费聚焦本地客源,企业挖掘本地商机

为了防疫安全,本地消费成为了假日经济的主打,而各大消费产业的客源结构、商品设计和销售渠道等都在发生变化。

2022-10-06 13:09
04'31''

假日消费聚焦本地客源,企业挖掘本地商机

各大消费产业的客源结构、商品设计和销售渠道等都在发生变化。

2022-10-06 13:33
05'36''

在一座小岛上,打造人工智能能量场 丨创新“园”动力

第一财经·上海特色产业园区深调研

2022-09-30 19:16

探访上图东馆:阅读空间多样景观绝美,儿童友好座椅舒服

随着9月28日上图东馆正式开放,为打造这座建筑投入的种种巧思,得以最终转化为可体验的空间。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2022-09-29 10:23

探访独立书店|工作日白天不营业的明室,为何能开10年

穿过老弄堂特有的底楼公用厨房间,踏上“吱吱吱”响的木楼梯,推开一扇挂着门神和年画的木门,明室私人书房就出现在眼前。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商业创新与公益文明
2022-09-26 11:47

探访独立书店|电商同价的神兽之间,坚持做收费活动

由于按照京东自营价格卖书,不看重卖书毛利,神兽之间可以花更多心思匹配会员需求,提供自习座位、咖啡、文创,并以收费的方式举办各类线下活动。

2022-08-19 16:14

探访独立书店 | 一见图书馆:与社区共创,为社区定制

过去三年,一见图书馆南昌路馆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小店。滨江馆正式开业前夕,老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详细回顾了从创办一见图书馆到现在所经历的种种探索。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2022-08-12 11:50

‍探访独立书店 | 不设限的乐开书店,为何对摆书摊上瘾

2011年乐开书店刚开业的时候,蜗牛做了一张店卡,反面写着“将实体书店进行到底”,她很希望有机会把实体书店一直做下去。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2022-07-26 16:29
  • 黄泽胤

    视觉中心摄影记者,影像创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