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第一财经联合发起主办的2025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上海中心举行。本次大会吸引来自相关政府机构、可持续发展领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众多专业人士参与,共同探讨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经验与策略。
今年上海车展现场,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展出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规模和数量较上届呈显著增长。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创新迭代,愈发多的科技企业作为供应商,成为主机厂智能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今年现场,科技企业们带来了哪些前沿技术?这些创新产品又将如何塑造“未来出行”?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地缘局势紧张、货币超发与美元信用波动使得国际黄金价格再次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黄金投资产品布局?如何完善国内黄金市场投资生态、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4月19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八期活动举行,来自金融行业多位大咖解析黄金“牛市”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4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园首日,以巨型中华书简为造型的中国馆成为全球观众争相打卡的焦点。而在这座镌刻着百句诗词的展馆外,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演出团队飞赴现场,与15年前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的《拯救朱鹮》表演展开跨时空对话。此外,上海元素也在世博会中亮相,本次世博会博物馆打造的数字人文展项不仅展出历届世博会记忆,还将上海世博会15年的变迁浓缩于互动展项,以文化传承与数字创新,向世界递出新时代的上海名片。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第一财经记者今天实地打卡春日的苏州河畔,在水岸旁,一条蜿蜒900米的滨河樱花长廊,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漫步游览。今年在这里苏州河游船首次推出季节限定的“千树樱花季专列”,同时,联动商圈举办为期4周的樱花市集及主题商业活动,打造水岸沉浸式消费。从传统赏花到“樱花IP”的开发,“赏花经济”如何驱动城市经济迭代升级?
3月22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四期在上海举办,主题为《“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以商业银行的视角》。商业银行、专业机构及企业代表齐聚,共议中国企业出海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新实践。与会方深度探讨跨境支付效率提升、合规风控体系构建及数字金融服务创新等议题,多家商业银行及机构代表现场分享了多维度的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运营商积分兑换流程存在多重障碍。线下渠道方面,工作人员表示“已取消线下积分兑换服务”或“办理相关业务才能进行兑换”;而转移至线上后,用户则遭遇商品长期缺货、部分地区限制兑换、积分商城入口需经APP内多次点击跳转等不友好设计。同时,针对消费者反映的兑换价格虚高问题,记者对比线上线下线价格发现部分商品换购价(含积分抵扣)仍高于市价。法律人士指出,运营商应事前明确告知兑换规则、入口路径及特殊条件;若存在未告知或设置门槛等行为,消费者可要求调整兑换方式、拒绝不合理服务或主张适当补偿。
近日,吴彦祖在多个网络平台开设社交账号,推出单价398元的AI互动课程,上线5天内销量达到500万元。该课程每节课分为4个小节,通过视频授课和AI对话进行教学。尽管不少消费者对明星授课表示感兴趣,但部分购买者指出课程实际内容并非由吴彦祖单独授课;同时,宣传中主打的AI对话功能被指“不够智能”。专家表示,当前行业并无明确限制此类商业行为,但明星课程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仍取决于课程内容本身的质量支撑。
近日,多家头部酒企陆续发布停货控货通知,发布时间更集中,控货势头更猛烈。为何酒企近期纷纷停止供货?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白酒终端渠道发现,当前部分热销产品价格仍有下探,渠道库存消化存在压力。专家表示,此轮大规模控货将加速市场出清,通过重构供需平衡为经销商减压,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AI技术向多领域加速渗透,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AI领域在就业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正在举行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产学研专家就AI人才培养路径展开热议。当前企业对于AI人才需求如何,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AI人才?AI的不断进化又将如何影响未来职业以及各个行业?
第一财经记者探访多家车企门店了解到,车企普遍推出零利率分期购车方案,部分车企还采用保险优惠、积分奖励以及全款购车折扣等多重优惠吸引消费者购车。专家认为,各大车企正通过新的营销手段吸引更多消费群体。而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也反映出市场白热化的价格竞争态势,新一轮价格战将加速行业洗牌,预计导致部分车企淘汰。
日前,上海发布《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在深化世界银行对标改革、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检查等五个方面安排共58条任务举措。针对《行动方案》,上海各区纷纷推出集成式“定制”惠企政策,让政策更加可感可及,确保企业看得懂、用得上。“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这些举措的落地实施,正有力推动上海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蛇年春节来临之际,第一财经记者走进上海南翔老街、豫园等多处景点,发现传统非遗文化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不断演绎、焕发新生,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有趣的消费体验,上海春节消费呈现出蓬勃活力。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实地体验了新款Model Y。记者发现,新款车型在外观、内饰、隔音效果以及智能化方面都进行了升级,弥补了旧款车型的部分不足之处。同时,此次改款车型首先在中国市场生产发售,中国消费者将率先体验到这些优化创新。随着中国新款Model Y的成功上市,这辆车也将逐步上线海外市场,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这些全新的改动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在新款Model Y落地的背后,对于中国汽车产业链又有何助力?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为关注焦点。第一财经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政协常委章毅。章毅建议,应充分利用上海的科创优势与国际影响力,为前沿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按下“加速键”。他建议,要从顶层设计、价格机制、制度规则对接等多个维度出发,确保我国前沿医疗与生物医药产业能够稳健、有序、高效地开拓国际市场。
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创新之路铺设基石。上海两会上,代表与委员们热议低空经济、AI医疗应用等前沿产业,围绕场景开发、制度设计、资金规划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现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金点子”, 又将如何助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将目光投向上海国际数字之都的建设进展,从数字化角度探索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围绕区块链技术革新、“丝路电商”先行区发展以及上海市公共服务平台等主题建言献策。下一步,这些技术如何与实体产业创新融合,为上海发展注入更多强劲动能?
今年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要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面对这一蓝图,传统产业如何高效链接新质生产力,并挖掘出产业发展新路径?来听听委员们的新观点、新建议。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1月14日开幕,来自各个界别的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今年的会议上,生物医药产业受到委员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推动上海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加速让创新药物“走出去”“卖出去”?来听听委员们的新观点、新建议。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