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从技术首秀到中国智造 进博会如何链接产业链与创新生态?|一览·进博会

第八届进博会现场,近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第一财经记者现场观察到,这些创新成果正在会上打通链条、驱动合作,实现从首发概念到本地化生产的闭环。从全球技术的“试验场”到中国市场的“应用场”,进博会正加速成为驱动全球创新链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的关键平台。直击展会,一览全知!

33 2小时前
04'02''

八赴进博 爱茉莉太平洋携百余款展品开启“悦美向新”之旅|一探

20余款新品中国首发、7大品牌近300件展品集结——这是进博“全勤生”爱茉莉太平洋成立80周年之际,在第八届进博会上交出的“悦美向新”答卷。第一财经记者现场对话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副总裁许达仁,解读展台亮点与新品战略。他表示,进博会是与中国市场的一次深度对话,本届参展不仅是爱茉莉太平洋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公司将进博作为战略平台,持续加码投资、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

39 昨天 17:51
01'04''

外资负责人坦言八年进博感受:不止于收获订单 今年带着更多国产高端成果来|一览·进博会

在第八届进博会现场,一款由外资企业携手中国团队联合打造的高端手术显微镜吸引了不少专业观众的目光。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这款产品历经三年研发,其中上海研发团队的贡献占比超过70%,并于今年首次实现在华生产。现场,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的外资负责人坦言,往年参展多以收获订单为主,而今年他见证了更多高端产品成功实现本土化制造并亮相进博舞台。直击展会,一览全知!

192 11-07 20:28
01'53''

进博会首日记者观察:从世界500强到最不发达国家 都在中国市场找到了“确定性”机遇|一览·进博会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开幕首日,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外界仍在关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但在进博会43万平方米的展区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人头攒动,洽谈热烈,一场规模空前的“东方之约”正将中国市场的确定性呈现在世界面前。美国企业参展规模连续第七年蝉联首位,来自15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000家企业齐聚于此。从世界500强企业到首设专区的最不发达国家,各国参展商正在用行动为中国市场投出“信任票”。直击展会,一览全知!

67 11-05 22:10
03'32''

陆家嘴金融沙龙:“十五五”规划 外资眼中的投资机遇

“十五五”规划时期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也为全球资本布局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窗口。日前,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3期活动举行,多家外资机构围绕“十五五”规划,外资眼中的投资机遇展开深度对话。

88 10-31 13:43
02'56''

2025全国文旅上市公司上海行:多家文旅龙头业绩增长 加码“文旅+”消费新场景

上海市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持续吸引众多上市公司的布局目光。10月27日至28日,“2025全国文旅上市公司上海行”活动举办。全国近百家文旅上市公司、优强企业走进上海市徐汇区和松江区实地考察相关文旅项目,并举行企业招商恳谈对接会。第一财经记者现场采访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成为多家企业的直观感受,“文旅+体育”“文旅+科技”“文旅+生态”成为产业升级新方向,多家企业分享了他们在“文旅+”赛道上的探索。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8 121 10-28 20:43
02'27''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无国界 当青年科学家与全球智慧“双向奔赴”

10月24日至26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举行。多位国内外院士与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前沿科研洞见。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青年科学家已成为论坛中一股活跃的力量。他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合作中汇聚智慧,展现出蓬勃的学术活力。在这里,科学无国界,青年科学家与全球智慧实现“双向奔赴”。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22 10-24 22:18
04'01''

陆家嘴金融沙龙:聚焦QFLP试点深化 探索跨境资本配置新路径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QFLP)作为境外主体参与境内股权投资的核心路径,正持续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10月18日,第31期陆家嘴金融沙龙举行。来自外资股权投资、地产投资、法律实务领域的专家,聚焦QFLP试点深化、跨境资本配置与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等议题展开探讨。

65 10-18 16:59
03'19''

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今天举行 以“开放再平衡”视角共话资管新机遇

由第一财经和中国银行联合举办的“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今天举行,本次论坛以“驭变求新、韧性升维、开放再平衡”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金融行业领袖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机遇,以及中国乃至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85 10-16 21:20
02'28''

外资机构集体发声 中国股市释放积极信号 海外资本加仓中国资产

10月16日,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举行。现场多家外资机构代表一致发声,明确表达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他们认为,中国在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正迎来丰富的投资机遇。投资中国、做多中国,已成为全球金融机构的共同选择。

170 10-16 20:30
01'03''

《股东来了》微短剧来了!财经“天团”跨界 演绎十大投资骗局

为投资者教育注入全新活力!10月12日,第一财经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联合推出《股东来了》防非系列微短剧,以创新形式打造投教新体验。该剧通过年轻化表达,将防范非法证券活动知识融入悬疑推理剧情,第一财经主持人团队集体跨界出演,生动揭露十大投资骗局。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7 99 10-13 19:33
03'55''

国际企业家“组团”献策上海 为全球创新“解题”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于10月12日举行。围绕“开放、创新、包容——迈向2030的上海发展战略”这一主题,来自全球的国际企业家“组团”赴约,为上海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采访多位企业家代表时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全球供应链与创新生态建设等议题,并围绕消费市场、人才建设与技术落地等维度,共同为上海以及全球创新路径贡献智慧。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43 10-12 13:41
04'11''

陆家嘴金融沙龙:从金融高地到田间沃野 浦东乡村振兴的金融破局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引导耐心资本注入——在城乡融合不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乡村振兴中的金融堵点如何破解?9月13日,第27期陆家嘴金融沙龙上,来自银行、证券、保险及企业的实践者,围绕金融支持乡村发展的路径与创新等话题展开探讨。

57 09-13 17:26
01'13''

替代人类冲进高危场景 外滩大会打造机器人技能赛场 探索安全难题终极解法︱一探

机器人穿越“沙漠”、翻越高地,走进工厂、操作电箱,安插“雷管”,甚至在废墟中成功救出“婴儿”——这不是电影,而是2025外滩大会“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的真实场景。第一财经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多款机器人在模拟真实灾害和工业环境的高难度赛题中展开角逐,而这些任务背后,全都源自实际的产业痛点。从精准的设备操作到危急的生命救援,机器人正在成为人类抵御风险的“超级队友”。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66 09-10 18:42
01'08''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 热门库存车型到店“秒光” 安全升级致成本增加 行业迎来调价|一探

日前,由工信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多家电动自行车门店发现,目前市场上仍以老款车型为主,新国标车辆尚未全面上市。但在部分门店,出现了热门库存车型到店“秒光”的情况,销量出现大幅增长。记者从相关门店及上市公司了解到,新国标实施后,部分大型车型将停止生产,同时安全性要求提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未来新车价格预计将上涨。这一变化也促使消费者抢先购买现有车型,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价格调整。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78 09-04 20:53
01'14''

上海“竖店”要来了?负责人透露:有望9月开放 打造“体验式拍摄”文旅新业态|一探

有着“竖店”之称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古装微短剧拍摄基地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第一财经记者实地体验发现,该基地除面向专业剧组外,还将首次对公众开放,提供从服装、道具到拍摄和成片制作的全流程沉浸式体验,让普通人也能亲身参与微短剧创作,过一把“主角瘾”。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基地预计最快于9月中旬正式对外开放。该项目将链接快速增长的微短剧市场与文旅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市民文化体验的边界。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342 08-27 19:29
01'12''

特斯拉也玩“加长” 新推六座车型瞄准家庭用户 能否撬动大型纯电车市场?|一探

8月19日,特斯拉正式推出Model Y L加长版车型。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发现,新车相较现款Model Y车身长度略有增长,主要变化在于六座布局以及提供更宽敞的车内空间。​​针对这款“加大号”Model Y,消费者反应不一:部分家庭用户表示“比较有兴趣”,看重其空间优势;也有消费者认为“如果自己开就无所谓”。专家指出,特斯拉此举明确针对中国家庭对大空间六座车的旺盛需求,希望借此扩展其产品线以满足特定市场偏好,从而开拓增量市场。同时专家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空间方面竞争激烈,特斯拉此番入局六座SUV领域,更多扮演了“跟随者”的角色。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90 08-19 20:16
01'27''

全国唯一LV巧克力门店撤场 ​​消费者直言“尝过鲜就够了” 专家:奢侈品跨界餐饮复购率是硬伤︱一探

日前,路易威登(LV)中国首家巧克力专卖店被曝将闭店,第一财经记者走访现场了解到,昨天门店完成运营周期后,已于今天(8月11日)完成撤场。商圈工作人员表示,该店为品牌方运营的快闪店,现因合约到期而撤柜。而在闭店背后,消费者的选择折射出更深层的困境。现场部分消费者坦言,购买动机主要是“打卡尝鲜”,当被问及复购意愿时,明确表示“不会”​,奢侈品餐饮的高昂价格带来的“一次性消费”属性凸显。​专家表示,奢侈品跨界餐饮普遍面临“复购”难题——如何说服消费者为高价食品持续买单,目前​还缺乏清晰的后续策略,这也让此类轻奢跨界试水难以持续。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78 08-11 20:07
04'43''

记者观察:美关税挡不住外商下单潮 义乌商户凭速度与创新破局︱一探

从4月单方面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到承认对华高关税“过高且不可持续”,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正在加剧全球市场不确定性。而在这片波动中,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的7万余家外贸商户,订单洽谈依旧繁忙。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他们如何通过在动态调整中持续释放活力?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57 08-07 21:59
02'29''

中国AI为何破圈?不止靠技术 还有把未来“种”进生活︱2025WAIC

走进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众多精彩呈现在眼前。第一财经记者实探现场发现,去年展柜里“锁着”、“坐着”的概念机器人,今年纷纷“活”了过来:机器人精准分拣、化身超市“店员”,甚至巨型机器人也能随时对话,情绪一览无余。更震撼的是AI开始融入生活,戴上AI眼镜,未来支付无需掏手机,大模型助手近在眼前;AI医生现场问诊,随时答疑解惑。从工具到协作者,AI已不再是“未来时”。中国强大的制造力与丰富场景,正在让现场的每个人感受到人机共生的变革脉搏。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65 07-29 20:07
  • 吴朔巨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