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模型落地的新兴载体之一,AI智能眼镜被市场认为是继智能手机之后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受到品牌、资本的热切期待。一方面是国内外亮眼的增长数据,“上半年国际智能眼镜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10%”、“国内电商平台智能眼镜品类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另一方面却是从业者们切实遇到的重重阻碍。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多家智能眼镜品牌和经销商发现,随着更多品牌的涌入,上百家厂商竞逐百万级市场规模,带来市场竞争加剧,整体行业利润不足以支撑供应链大规模生产,产品的高度集成化引发良率问题和交付困难。业内人士直言,国内AI智能眼镜市场才刚刚起步,仍需要现象级AI应用和技术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来引爆市场。
近日,百果园集团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水果太贵”的一段话,引发争议,登上热搜。第一财经记者实探位于深圳的多家百果园门店,某门店工作人员表示,门店7月营业额较上月少1万多元,个人工资也较上月减少约1千元。另有其他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店铺亏得多挣得少,主要还是依靠线下客户采购。消费者也反映百果园价格贵、品质较以前有下降。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100多万台充电宝被紧急召回,民航局发布史上最严禁令,本是个别企业的公关事件,为何演变为一场整个充电宝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已经通过3C认证的充电宝,为何仍不能确保安全?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近日采访了知名电池检测机构、多家行业供应链企业,深度解析安全危机背后的供应链之困以及破局之策。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一辆行驶里程不到200公里的新车,摇身一变就成了二手车平台上的“准新车”,并且价格还降了好几万。到底是谁在贩卖这些全新的二手车?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了深圳线上、线下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在这里,热门品牌的新能源“准新车”比比皆是,而针对车辆来源,线下二手车商和线上二手平台工作人员却呈现出了不同的说法,其中有的来自个人,而有的车辆居然来自官方门店甚至是二手交易平台的集中采购。在全国乘用车库存高企的背景下,如何建立一个更加透明、诚信的汽车流通体系,将是摆在中国汽车产业面前一道绕不开的考题。
5月8日,根据央行决定,深圳开始同步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为2.6%。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深圳龙华区某刚需楼盘,营销中心内挤满了前来看房的客户。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该楼盘刚需客户约占4-6成,受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政策影响较大,以家庭最高额度231万元计算,贷款30年,可节省利息约11万元。近期,该楼盘单日客流量在1000人左右。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以美国电影业“正在迅速衰亡”为由,宣布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第一财经记者实探深圳多家电影制作公司,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中美电影合作多聚焦制作、剪辑等服务分包环节,关税调整对中国电影业影响有限。在双方博弈的背景下,好莱坞或面临更大损失。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多家银行取消各类无卡业务?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深圳多家银行发现,部分银行今日就已经开始执行,也有银行提示ATM机前扫脸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存取款等现金业务难以追溯。针对银行取消无卡业务,记者同时也采访了储户和业内人士, 来看看他们怎么说。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深圳新开“无人面馆”?第一财经记者来到这家位于深圳南山软件产业基地的“无人面馆”,仅需48秒,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新鲜出炉,全程由机器人操作,售价仅6元。厂家告诉记者,“无人面馆”2小时的出餐量预计在200份左右,完全能满足高峰期的用餐需求。还有消费者认为“无人面馆”做出来的面比人工做的更好吃。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AI席卷了各行各业,AI+硬件也成为了众多企业探索的方向。2024年,有超过十家科技公司宣布进军或直接推出了AI眼镜,其中不乏科技巨头。记者实际体验过后了解到,当前市面上多数AI眼镜的形态,倾向于“摄像头+音频+AI+眼镜”的结合体。业内认为AI眼镜可以带来下一波消费电子的浪潮,甚至期待“亿级”增量。然而,在科技蓬勃的另一侧,有学者警惕人类感官被AI进一步接管的风险。
2025年“国补”政策的范围正式扩大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消费者常用的3C数码产品领域,并在1月20日起正式实施。针对具体情况,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深圳地区电子产品销售门店,多位消费者表示,听说有国家补贴特意来选购新机,最高能省500块,希望加大优惠力度。相关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25年新国补上线以来,门店整体销量增长21%,其中电视品类增长超80%!
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逐步成熟,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25年也有望成为量产元年。第一财经记者从相关人形机器人企业了解到,目前,人形机器人已经在部分主流车企工厂内进行实训,效率提升了一倍,稳定性提升了30%,主要用于工厂的搬运、分拣、全车车检等具有重复性或高温危险岗位。此外,公司意向订单已超500台,人形机器人已处于小规模量产的前夜。
近期,人形机器人概念在资本市场受到热捧,与此同时,多家知名企业纷纷布局机器人业务,部分汽车产线也出现人形机器人的身影。未来,人形机器人商业落地和前景如何?南方科技大学马兆远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汽车生产场景中,机器取代人工已经具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是机器人应用的典型场景。未来,在国内具备的低延时优势下,云端结合或将是机器人发展的独特路径。
近期,流感进入高发期。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了深圳某药店,销售人员表示,近期甲流高发,一周内奥司他韦销量为4-5盒左右。美团买药相关负责人表示,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整体搜索量较上周增长分别超九倍和两倍。记者还拨通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咨询热线,不少药企表示目前备货充足,会按需备货。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劳力士官方涨价二手却还跌价?近日,劳力士上调了部分热门产品的价格。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劳力士深圳某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劳力士手表价格上调约8%。记者继续走访了多家二手奢侈品店,了解到劳力士二手价格跌幅较大,店家表示,生意不好做。专家表示,一手涨价主因是黄金涨价带动上涨。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近期,AI眼镜领域动态不断,众多品牌纷纷发布了智能眼镜相关产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第一财季记者采访多家相关企业发现,视频拍摄、音频播放、AR显示、AI交互等功能成为目前智能眼镜重点发力和布局的功能场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近视人口已高达7亿人。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眼镜作为非刚需产品,更需要垂直的应用场景,目前,智能眼镜市场规模或超亿级。
华为手机大降价?第一财经记者实地前往位于深圳的华为某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华为Pura70Ultra至高优惠2000元,优惠后售价7499元起,Pura 70 Pro+优惠800元不等。专家表示,目前高端手机处于需求释放期,2025年增速或将放缓,尤其是高端高价机放缓压力或更大。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市场消息显示,全球最大的天然钻石供应商戴比尔斯宣布,将其销售的大部分商品价格下调10%—15%。针对国内钻石销售及价格情况,第一财经记者实地前往深圳水贝市场了解情况。在走访多家钻石门店过程中,店员告诉记者,近期,钻石行情受外部局势影响,出现小幅波动,终端市场价格不降反升,1克拉钻石价格上涨约200-300元。目前,1克拉人工培育裸钻价格在1600元左右,约为天然钻石价格的十分之一。
深圳市居民赴港“一签多行”新政12月1日起正式启动。深圳市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以申请办理前往香港旅游的“一签多行”签注,即在1年内可不限次数往来香港地区,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过7天。第一财经记者来到距离深圳湾口岸不远的一处智能签注服务点,发现港澳通行证签注区已经排起了长队,也有签注旅客对记者表示,新政策便利了家人朋友往来深港。此外,有旅行社对记者表示,新政实施后,近期港澳游的旅客咨询和上客量也有明显提升,旺季赴港澳游客数量月超万人,未来或将进一步提升。
近期金价持续波动,在经历六连跌之后实现五天连涨,对于黄金消费及批发市场影响几何?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深圳水贝多个黄金珠宝广场发现,相比于此前黄金市场的火热, 线下门店客流明显减少,也有消费者表示,对黄金价格关注较少,根据实际需要购买,但目前金价居于高位,不会选择继续大量持有。也有商家表示,目前黄金饰品线上销售的比例已经超过90%。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