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看好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等带来的市场潜力。
多边合作、能源安全、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是提及最多的话题。
不少企业加大成本管控,并通过煤电收入补偿支撑长期发展。
公司通过产能升级、出海等渠道破卷。
行业称OPEC+减产措施将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
核电概念股开盘后大幅走强,多股迅速拉升。
公司表态将向“油气氢电”综合能源服务转型。
通过设备制造国产化等措施提升新建核电机组经济性。
天然气业务正给中国海油带来较稳定的现金流。
国资委领导成员中,多人有能源、资源行业背景。
机构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概率较大。
大型能源集团向多元化清洁能源转型成为趋势。
虚拟电厂通过规模效应和精细化调控挖掘价值增量。
从“在海外的中国公司”变成“中国人投资的海外公司”
风电设备企业要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向系统方案解决商转型。
稀土资源正呈现供需两端共振格局。
10月迎峰度冬关键季,我国动力煤采购需求走强。
稀土资源安全上升至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维度,产业链或持续受益。
需注意业务高度集中、地缘局势、油价波动和外汇支付等风险。
钢企和金融机构要在转型规划编制、融资产品设计等方面加强合作。

第一财经记者,关注能源化工,欢迎交流guojiying@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