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开盘股价报34.2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1%,市值近2000亿港元。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奇瑞汽车海外市场表现较好,是一家成功“走出去”的中国车企,但当前估值吸引力有限,主要因其业务仍以传统燃油车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股价的上涨空间。
泰国第四代华裔、安美德集团主席邱威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透露,其运营的泰国工业园已吸引约400家中国企业进驻,绝大多数企业保持稳健运营。他指出,泰国文化的包容性、劳动力素质以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是关键优势。泰国作为东盟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科技股迎来布局良机。普徕仕全球科技股票策略投资组合经理Dominic Rizzo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利率下行与财政刺激双轨并行,将构成科技股长期利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450亿美元爆发式增长至2030年万亿美元,半导体、在线支付、数据基础设施成为三大核心赛道。他认为当前科技龙头估值合理,但警告IT服务板块正面临AI颠覆性冲击。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港投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核心赛道之外,今年还将新增一些投资领域,例如金融科技和商用航天,以进一步发挥香港优势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近期有电商直播平台销售冠以“港药”名号的透骨膏等产品,并宣称“香港正品”,但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发现,这类产品实为内地生产,香港药房并无此品牌,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蓝思科技港股定价18.18港元,较其A股7月8日收盘价低28.73%,港股上市后股价表现平稳。市场人士表示,港股大盘调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蓝思科技港股首日的升幅,但港股较A股折价有助于未来吸引更多资金布局。
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首席产品和客户官Luiz Masagão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中国创业板ETF尤其受到当地投资者青睐,这为巴西投资者提供了布局中国创新产业的机会。他表示,下一步将在中国市场推出挂钩巴西主要指数--BOVESPA股指的ETF产品。
在上半年香港40家上市企业中,前四大IPO——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均来自A股市场。第一财经记者走访香港交易所、保荐人、会计师,探寻香港上市热背后,A股巨头何以获得外资青睐?
潮玩板块是今年投资市场一大风口,华兴证券亚洲研究部主管陈亚雷看好其潜力,但热潮伴随“时尚风险”及玩家涌入的竞争压力,投资者需重点关注收入增长边界与高利润率的可持续性。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目前已经有40多家A股公司计划香港上市。宁德时代港股股价开盘即显著上涨。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王曙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宁德时代港股股价形成对A股的溢价,这反映出公司获得全球投资人的认可。
光大证券国际证券策略师伍礼贤表示,绿茶集团首日破发主要是由于公司属于比较传统的餐饮行业,对投资者吸引力有限,公司目前估值合理,预计未来股价在发行价附近波动。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今年港股表现较强,令市场对港元的需求增加,预计未来随着大型新股上市和派息期到来,港元需求会继续增加。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首席策略师兼研究主管陈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中,欧洲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觉醒”。欧洲国家意识到必须为自己的安全买单,这将扩大财政开支,增加国防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尽管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特别是欧洲的某些产业造成了短期冲击,但不影响欧洲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的经济政策转向。长期来看,欧洲经济的潜在增速有望得到提升。
摩根大通私人银行全球市场策略师王然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指出,亚洲经济体高度参与全球贸易,美国关税政策将冲击亚洲出口行业。另外,美国关税增加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前景,这也会进一步影响亚太市场。政策方面,亚洲很多国家已出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有减息空间,此外亚洲国家可以进一步减低区域内的贸易壁垒,来对冲美国关税影响。
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联席主管Daan Struyven近期上调了金价预测。他接受第一财经专访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黄金基准价格为3300美元,预测区间为3250-3520美元,并认为全球央行对黄金的购买量将保持结构性增长,重申“投资黄金”交易建议。
吴秋北表示,香港员工维权意识强但没有相关法律明确员工工作时长,今年自己已经提交了个人议案,促请香港政府研究立法保障雇员的精神健康,目前议案已被香港立法会通过,对于企业而言,员工身体和精神健康同样重要。
吴秋北表示,员工“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个人生活”是理想状态,“996”工作制不符合社会文明要求。内地有明确的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但香港没有,目前香港完善员工工时立法推进困难,但工会不会放弃。
香港2023年推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牌照制度,虽在中心化交易平台监管上取得进展,但场外交易(OTC)长期处于监管真空。数据显示,香港市场有约200家线下虚拟资产兑换店及250个活跃在线上的交易服务商,OTC市场需求庞大。第一财经记者实探香港虚拟资产兑换店,发现这些未受规管的场外交易渠道因匿名性高、审核宽松,极易沦为洗钱、诈骗等不法活动的温床。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表示,政府将为虚拟资产场外交易设立发牌制度。立法过后能否终结“灰色地带”,业态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一财经摄像兼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