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价格下降短期内会大幅压缩企业利润,但接种成本降低对提升我国流感疫苗渗透率有积极影响。
目前获得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的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试验共计68项,已进入临床II期后的干细胞创新药项目为16项。
优喜泰目前的销售规模难以支撑公司的庞大开支,尤其是持续增长的研发支出。
厚普医药率先践行“智慧招募”,推动AI和大数据技术在临床招募领域的应用,并为临床招募多个环节的痛点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在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进度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获评第一财经科创产业图谱2024年度科创独角兽。
mRNA技术的发展因新冠疫情爆发而加速,也随着新冠疫苗需求的快速消失而陷入瓶颈期。
随着国产生物类似药陆续获批上市,产品整体销售价格势必下行,并将压低国内银屑病生物制剂总体市场天花板。
溶瘤细菌作为肿瘤免疫疗法具有巨大潜力,通过基因编辑可实现精准靶向肿瘤并抵抗免疫抑制,展现出优于传统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及成本优势。
GLP-1减肥药市场在2024年前三季度表现强劲,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销售额显著增长,预示着全球对这类药物的巨大需求。
以CAR-T为首的细胞疗法尽管临床数据优异,但市场规模的瓶颈短期内或难以打破,有限空间内行业竞争正变得愈发激烈。
作为新药提交临床试验申请(IND)前必经的环节,实验动物产业对于行业的复苏更为敏感。
国内制药装备行业竞争烈度持续升级,头部企业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2023年以来万泰生物营收和盈利规模持续大幅回落,目前已基本回到了二价HPV疫苗上市前的水平。
2022年以来全球CGT领域融资事件、融资总额均出现持续下降。截至今年8月8日,全球CGT领域共发生融资16笔,融资金额仅为5亿美元。
编者按:未来产业作为前瞻性新兴产业,具备成长为先导性产业或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潜力,是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支撑。第一财经持续关注未来产业,通过一线走访和案头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将陆续推出《未来产业系列白皮书》。AI制药为系列白皮书第三期关注议题。
在AI技术的助力下,科学家可以直接通过蛋白质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并精准建模,从而能够更便捷地研发出廉价有效的药物。
提升差异化优势成为PD-(L)1单抗药物研发的新课题,其中给药方式的改进被众多药企寄予厚望。
益生菌赛道正逐渐将成为国内保健品市场的重要分支。
药明康德今年在A股和H股市场已先后完成了超过33亿元的注销式回购。
基于AI技术的药物发现服务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第一财经记者、投研中心研究员,专注于医药生物行业及公司研究。欢迎交流yushengqi@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