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宏观政策应当以稳为主、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着重缓解制约实体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并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
在消费回暖与汇率因素共同影响下,2021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有望正式超过美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零售国。
RCEP最大的突破在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巨大进展,以及首个中日贸易协定安排。
展望下半年,投资拉动的经济反弹态势仍将持续,多方证据亦支持投资向好。
如何理解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局,以及怎样应对潜在的“滞胀”风险?减税与深化财税体制、国有企业和土地制度改革,无疑是关键所在。
阶段性的美元走强会给新兴市场货币带来一定的贬值压力,但尚达不到危机的程度。短期内美元反弹并不意味着翻转,预计不会重现2014~2016年强势升值的态势。
由于新产业、新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在传统统计上难以充分体现,诸多领域如何统计方向尚不明确,可能会造成当前中国GDP的低估。
资管、互联网、房地产等多领域监管的同时加码,使得这次监管风暴看起来比预想的更加强烈。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是基于各国经济重回增长的背景下做出的决定。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终结?答案却是未必。
协调金融监管是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纳入“一行三会”,还需站在更高定位上与多部委形成有效衔接,参与推动财税改革、国企改革等深水区改革。
在积极财政、债务置换以及基建转向基金的资金支持下,笔者预计,基建投资仍能保持高速,进而支持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瑞穗证券宏观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