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未来电力供应的主体。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化是汽车行业升级的首要核心赛道,绿色低碳是汽车最核心的转型方向。预计未来国内龙头走向海外,长期将升级为全球龙头,格局、竞争力都处在优化的上升通道。
“十四五”时期,拉动新消费,尤其是大力发展Z世代的新消费和新品牌是顺畅“双循环”的重要抓手,也需要与时俱进地研究和把握中国Z世代新青年的特点和消费动机与特征。
展望2021年货币政策,短期内大概率仍将维持“紧信用、稳货币”的组合,四季度需要密切根据核心CPI和CPI的反弹进行相机抉择。目前,货币政策并不瞄准PPI上冲进行响应,PPI对CPI的传导才是关注重点。
展望二季度,油价中枢或将维持在60~70美元/桶区间,宽幅震荡概率较高,难以站稳70美元/桶以上。
值得警惕的是,未来应高度关注美联储提前释放缩减QE信号,这是2021年引发10年期美债收益率超预期上涨、冲击2%的阶段高点的最大风险。
未来需求侧改革是推动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格局的内在要求,而以新基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三支柱的数字经济,将会极大地推动数字需求侧改革。
动力电池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领域。从产业链来看,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仍然是电池,然而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品牌商,大都没有能力制造电池。
2021年全球经济的复苏态势尤为关键,能否为未来十年基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巨大的看点。2021年全球面临的风险仍然居高不下。
英欧最后一刻成功达成了未来关系协议,看似是双赢,一别两宽,但这并不是终点,双方必然后会有期。展望未来,英国政府仍将面临四大挑战。
随着疫苗在美国的逐步普及和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叠加2020年低基数效应,2021年中美的消费增速有望迎来V形反弹。
展望2021年,2020年中国出口强势态势能够在2021年延续多久,防疫相关物资需求和供给替代效应的变化是两大关键的影响因素,如果防疫相关物资需求和供给替代效应均出现减弱,中国明年出口将可能会出现同比趋缓。
据IMF最新预测,2020年阿根廷GDP将萎缩11.8%,比6月预期的-9.9%继续下探,遭受自2002年以来最大衰退。2020年11月26日,病入膏肓的马拉多纳离开了我们,而阿根廷经济仍将在黑暗泥潭中艰难前行。
展望2021年,美国经济喜忧参半,经济复苏进程或将继续演绎着“痛并快乐着”的协奏曲。
新兴市场国家受制于特殊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面对疫情的冲击倍感无力,大众很有可能成为疫情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最大的受害者。
AMD与赛灵思的结合喜忧参半,具体效果需要看整合和执行。从技术角度看,这有可能是一个好的商业组合,从财务角度则需要谨慎考虑。
计2020年内国际油价或将在35~50美元/桶区间震荡。
展望后安倍时代,短期内安倍经济学或仍将延续,但长期内安倍经济学大概率将随着新任日本首相而出现较大转向。
随着全球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贸易摩擦和武装冲突等风险渐次加大,预计各国央行将在中长期增加黄金配置,以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加大的情景。
竞争优势在制造工艺的英特尔,却在技术方向选择和执行力上连续犯错,而台积电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可以支撑AMD和英伟达反超英特尔的支点。
经济学博士,长期专注全球宏观、地缘政治、金融市场、国际银行业等领域的研究,曾长期参与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B20等国际组织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