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术不等于未来产业,芮明杰教授认为,前沿技术只有经过商业化和产业创新之后才能成为未来产业,以量子技术举例,作为一个前瞻性的科学技术,只有应用于通讯领域,成为消费者使用的工具和载体时才会有量子通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方面积极努力为老年人口提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的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努力为老年人口提供美好生活的高质量产品与服务,发展现代“银发”产业群,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建立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是关系双循环能否有效畅通的重要问题。
“双循环”与协同创新并重。
科技创新竞争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需要密切研究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的高端、高效、高速,培育一大批类似华为这样的世界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型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多主体合作,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实现上海科创中心全球科技创新引领的功能。
上海有与全球同步的所有高端产业,只是这些高端产业目前不具备产业的引领功能。
上海制造业要通过自主创新,直接把握世界先进制造业的价值链高端,形成能够引领其他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模式。
疫情给上海带来了短暂的困难,也形成了上海经济增长的瓶颈。突破上海经济增长的天花板需要上海服务与上海制造融合协同发展,特别可以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入手与正在发展的战略新兴制造业融合协同。
新基础产业发展不能再走过去产业发展的“价值链低端入手、海量粗放投资发展”的老路,而是需要有新的“跨越模式”。
时下如何促进消费增加使企业复工复产实现收入,缓解资金周转压力,进入良性循环才是经济好转的关键。
从目前的全球产业竞争态势来看,上海从目前的出口导向为主的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为技术替代与集群领先的战略恰逢战略机遇期。
世界级一流企业当然有相当的规模,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本产业领域拥的技术、产品、服务、管理、效率、创新、文化等方面有无可置疑领先地位。
我国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长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其中产业创新特别重要,是实现产业领先的根本途径。
现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企业管理、产业经济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研究开发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并受聘成为多家股份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研究企业发展、公司理论、产业经济学、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