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美联储持续加息影响与中国应对

建议向低收入人群发放现金补助和消费券、推出家电下乡和采购券计划,以及通过进一步降低社保和公积金费率来鼓励企业增加员工。

05-18 12:41

沈建光:促进消费场景扩容 加快新型消费潜力释放

中国消费者储蓄率大幅上升,新增住户人民币存款去年达到17.84万亿元,是历史新高。如果老百姓过去积累的很多储蓄今年开始用于消费,对消费增长会有很明显促进。

03-29 15:53

沈建光:2023年如何应对出口下行

需要将东盟作为主要发力点,强化与东盟产业链的协同互补。

03-08 13:06

大咖七日谈 | 沈建光:2023年稳增长政策要避免“温吞水”

这些拐点变化预示着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还任重道远。

01-25 12:55

展望2023:中国消费展望与政策建议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扩大消费积极信号,但各界对2023年消费复苏前景仍存在较大分歧。

01-09 15:32

沈建光:2023年消费有望回暖,但需要政策进一步加力

伴随防疫政策全面放开和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中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迎来反弹,消费能否持续恢复还要看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

01-05 11:56

展望20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积极信号

越是全面认识问题的严峻性,出台的政策才会更加到位,落实才会更加有力,市场信心才会更快改善,明年经济才会更快回暖。

2022-12-22 12:38

沈建光:第三轮美元超级周期能维持多久

第一轮美元超级周期造成拉丁美洲陷入债务危机,第二轮引发亚洲金融危机,当前第三轮正在深度冲击欧洲。

2022-10-17 11:04

第三轮美元超级周期能维持多久?

今年以来,美元涨势如虹,指数创了二十余年来新高,从2009最低点到目前涨幅超过50%,第三轮美元超级周期最终来临。本轮美元超级周期能维持多久?

2022-10-13 17:59

能源危机、高福利和政治正确“反噬”下,欧洲富足时代能持续吗

欧洲未来取决于政治领导力。

2022-09-29 11:35

欧洲的富足时代能持续吗?

欧洲政治格局缺乏统一性、连贯性、稳定性,尤其主要成员国领导人更迭频繁。俄乌冲突以来欧洲政局动荡,未来的欧洲又将何以保持社会富足?

2022-09-16 17:13

沈建光:一只烤鸭100镑,欧洲深陷“滞胀”困局

笔者时隔三年再度前往欧洲四国发现,俄乌冲突导致欧洲深陷“滞胀”困局,未来滑向衰退已不可避免。

2022-08-24 12:59

经济回暖亟待解决三大平衡问题

5月以来,伴随疫情缓和与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中国经济呈现见底回升势头。但下半年要实现经济增速的持续回升,内外部环境依然存在不少挑战。

2022-08-19 19:16

沈建光:美国经济衰退了吗

2022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度环比下降0.9%,考虑到一季度该指标下降1.6%,美国经济已经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陷入所谓的“技术性衰退”。考虑到美国衰退将加大中国外需的压力,中国经济更需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2022-08-19 19:17

沈建光:复苏消费,需打破两大“负向循环”

应对消费持续低迷的现状,财政政策是关键。

2022-08-02 11:44

沈建光:中国还需保持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吗

在没有资本管制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线应达到4万亿美元,在考虑资本管制约束的情况下,至少也应保持在2.5万亿美元以上,当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并不算大。

2022-06-08 10:32

沈建光:当前形势下不宜再低估消费券作用

减税降费并非万能,基建投资也面临困境,消费券可更加直接快速地作用于需求侧。

2022-04-28 11:59

沈建光:美国通胀将长期存在,中国政策关键在于稳内需

最近美国对经济刺激的力度史无前例,财政赤字几年来都在15%左右,这是不得了的一个数字。次贷危机,2008-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也仅在5%左右,但这一轮疫情冲击下达到了15%,美联储货币政策也是大量量化宽松,基础货币又翻了一倍,这个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2022-03-29 18:29

沈建光:现代货币理论能否逃过通胀这个致命伤?

疫情推动现代货币理论走向实践,推动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供需失衡、通胀和财政金融风险上升等挑战。未来政策走向何方?

2022-03-15 11:27

疫情之下的现代货币理论体系将走向何方?

疫情推动现代货币理论走向实践,推动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供需失衡、通胀和财政金融风险上升等挑战。未来政策走向何方?

2022-03-15 16:51
  • 沈建光

    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原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