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0.SZ,下称“长生生物”)问题疫苗引发的舆论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另一家疫苗巨头——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300601.SZ,下称“康泰生物”)因一篇网文而被卷入舆论旋涡。
而随着风波的持续发酵,更多公司恐被卷入,其中包括医药投资公司通和毓承。
公开资料显示,在康泰生物的前十大股东中,通和投资持股898.5万股,持股比例达2.13%,为目前深圳康泰生物的第四大股东。
2017年5月,通和投资与毓承资本合并,组建了一个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基金。新投资机构的中文名为"通和毓承",英文名为6 Dimensions Capital,成为对中美两地市场均有覆盖,并且规模在行业内也是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在通和毓承官网,康泰生物目前仍作为其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投资案例。在通和毓承已投资的案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康泰生物、华领医药、杰成医疗、百济神州等公司,其中信达生物、华领医药今年已启动赴港上市议程,百济神州继赴美上市后近期亦被曝出有赴港二度融资的计划。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通和毓承在医疗健康领域迄今累计投资和培育了近60家企业。
除了通和毓承外,招银国际、天津新海等投资公司也被“中招”。实际上,生物科技在近几年一直是投资机构的热门标的,很多并不熟悉医药领域的投资机构和巨头企业也想进来分一杯羹,但由此轮风波并不难发现,生物药领域尤其是疫苗领域的投资机会是与风险并存的。
以此前诺华对本土疫苗企业浙江天元的收购为例,2009年底,瑞士诺华制药以1.25亿美元收购浙江天元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天元)85%股权,设想以天元为生产平台,借助诺华的生产线和技术,扩大诺华在中国疫苗领域的业务份额。彼时,诺华是全球第二大流感疫苗制造商,浙江天元是中国第二大甲流疫苗供应商。
但最终诺华并未能从天元生产和销售出任何一剂疫苗。在2014年,诺华与葛兰素史克达成“换子协议”(即诺华在华的疫苗业务转移至GSK,而GSK则将癌症业务剥离至诺华)后,浙江天元随诺华其他疫苗业务转如葛兰素史克旗下。葛兰素史克却发现,浙江天元的生产和管理标准与公司相差甚远,而无法生产其疫苗产品,不得不廉价再度出售天元资产,以求剥离。
“以天元为代表的国内疫苗企业在整个质量体系上和大型的跨国药企仍存在差距。”该人士透露。
“疫苗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一方面,作为生物制品,疫苗是一种长周期、高投资的产业,企业为了控制高成本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但另一方面如果一旦在疫苗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中,被查出某一批次有问题,生产企业需要召回或销毁。这种情况带来的巨额成本损失,企业又将难以承受。”该资深人士补充道。
国家疾控局准备做一个到2030年的五年规划,逐步缩小国内免疫规划与国际差距,逐步纳入需要纳入的疫苗。
得克萨斯州卫生服务部4月4日的报告,该州麻疹病例总数目前已经达到481例,三天内增加了59例,增幅达14%;住院人数从42人增加到56人。
这10多年间,我国GDP持续增长和居民支付能力逐渐提升,也为“扩免”提供契机。
HPV感染不仅发生在女性身上,男性也会感染,且男性的感染率甚至高于女性。男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易感HPV,感染高峰在25-29岁、15-19岁及有性行为之后。
一名ACIP委员会成员对媒体表示,他们是从新闻报道中得知会议推迟的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