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消息显示,装备工业司对18家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辆生产企业进行了约谈。
车辆生产一致性指的是要保证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
8月23日,装备工业司针对2017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通报的存在较多违规问题、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18家企业进行了约谈,要求各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管控,确保合格产品出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装备工业司通报了对公安部反馈的违规车型进行核查的情况,2017年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未按规定安装侧后防护装置、车辆产品标牌,未按规定粘贴车身反光标识,车辆识别代号打刻不符合国家标准、随意凿改,外廓尺寸和整备质量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或《整车出厂合格证》参数不一致等方面。同时,通报了2017年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部分企业实车参数与批准参数不一致、不符合国家标准等有关情况。针对存在违规问题的企业,按照违规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给予行政处罚、撤销问题产品、限期整改、约谈、通报等处理处罚措施。
这十八家企业中大多为商用车企业,包括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等多家商用车公司,不过中国一汽、安徽江淮、东风柳州、东风汽车等也在其中。
记者向中国一汽询问关于此次约谈的具体情况,不过截至发稿时,对方并未做出回应。
对于生产一致性问题为何频繁出现在客车和专用车行业,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由于整个客车领域定制情况较为普遍,不排除个别厂家受利益驱动,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与公告参数不一致的生产,这就造成实际产品与《公告》的不一致。“生产型号比较繁杂 ,也比较多样化,商用车有很多可以变通的地方。而重新申报一个配置的成本又比较贵,这时候就造成了生产不一致的问题。”崔东树说,乘用车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且都是批量生产,因而出现生产一致性的问题较少。
“这是商用车行业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现在管得也比较严,为了提高效率,一些企业打了擦边球,不会造成安全问题。但一些重卡企业,在环保和安全上确实存在问题,这就比较严重了,属于恶意违规。”崔东树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容易出现生产一致性问题。“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企业很多,有很多需要选择的电机、电控等厂家。有时候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是可以理解的,但超出这个范围就是违规了。像名单里的一汽、东风这些企业估计都是新能源汽车方面出现了生产不一致的问题。”崔东树说
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不一致不等同于骗补,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电动车没装电池但却申报了上去,这叫骗补。”崔东树说。近年来,工信部等部门对汽车行业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尤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骗补行为采取了严厉措施。比如,2016年工信部就对涉嫌新能源骗补的生产企业进行处罚,责令“有牌无车”的4家企业进行整改,苏州吉姆西直接被取消整车生产资质。“现在多数企业也不敢有骗补行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据悉,参加约谈的企业代表分别对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整改情况进行了汇报,提出了规范委托改装、加强合格证管控、强化经销商环节管理、定期开展自查等改进措施,提出了减少车辆生产一致性问题的量化目标。
工信部表示,开源有力推动了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标准落地实施作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既关系到整治工作实效,更关系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电池回收利用安全等标准,引导企业深化科技创新,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下一步,工信部将围绕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政策、人才、资金、市场、创新、合规等方面,持续强化公益性服务,不断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