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港澳台居民有望移居内地,业内称不会推高当地房价

第一财经 2018-08-27 21:07:04

作者:王玉凤    责编:刘展超

越来越多的港澳台人士有望移居内地(大陆),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

在来内地(大陆)生活和工作上,港澳台居民又迎来新的利好。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下称《办法》),并于9月1日实施。届时,前往内地(大陆)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港澳台居民,可申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

这意味着,港澳台居民将在居住地享受到与内地(大陆)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和便利。未来越来越多的港澳台人士有望移居内地(大陆),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新政主要是方便了港澳居民在内地(大陆)生活和就业,对当地楼市影响不大。

将提供诸多便利

根据上述《办法》,今后持证的港澳台居民可在居住地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依法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3项权利,义务教育、就业、卫生、文化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涉及诸多方面的9项便利。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拿港澳来说,2017年,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青联对近300名港澳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在内地居住、就业的手续办理过于繁琐。

此前,港澳人士在内地主要用到的一个证件是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在广州高校就读的香港人袁梓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回乡证的功能除了来往内地,还可以相当于一个身份证在内地使用,可以用来看病、购买车票、住宿等。”

不过,回乡证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是那么便利。袁梓朗之前准备和朋友在内地开医馆时发现,如果合伙人和法人的身份证不是内地的,那么要去当地公证处做很多公证手续,非常繁琐。

此前,如果港澳人士在内地就业的话,还需要用到另一个证件《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由于《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的办理流程较多,过程颇为复杂,也影响了港澳人士在内地就业的积极性。

即将启用的“居住证”,无论在生活还是就业上,都将有助于推进内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内地(大陆)的港澳台居民全覆盖。随着人这一要素的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合作也将更加密切。

深圳有观察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非常积极的变化,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障碍有待解决。比如说个人所得税,香港的个人所得税较内地要低一些。

对房价影响甚微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随着上述政策的实施,更多的港澳居民会前来内地居住。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对第一财经表示:“这跟我们内地9市的经济越来越发达、生活环境越来越优美、交通越来越便捷有很大的关系。但同时,港澳居民的数量不会突然增长,而是慢慢地迁移到内地9市居住,毕竟港澳与内地9市的生活习惯、语言环境、交际圈等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粤港澳大湾区”由“9+2”城市组成,即: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9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那么,这些有可能前来居住的港澳人士会是当地楼市的巨大潜在消费人群吗?会对房价带来什么影响?

在今后持证的港澳台居民享有的权利当中,广受注目的一点就是,今后持证的港澳台居民可在居住地依法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外界认为,这意味着更多的港澳台同胞,尤其是遭受房价高企烦扰的香港同胞,将有望使用公积金在内地买房。

目前,香港和大湾区内内地城市的房价差距较大。就拿大湾区内房价较高的深圳来说,根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今年7月份,香港住宅的均价为13691港元/平方呎,差不多14万人民币/平方米。何倩茹说:“深圳住宅现在的均价在5.5万元左右,虽然香港的均价是以套内面积计算,但是也差不多是深圳的两倍了。”

近年来,香港人来深圳置业的热情有所上升。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在深圳置业的港人比例占到其成交总物业的3.2%,而2016年全年这一数据为2.55%。

袁梓朗的父辈早些年已经在广东置业,虽然他短期内没有再买房的打算,但他估计上述《办法》实施后,他的香港老乡们可能会来广东一些房价较低的城市置业。

在何倩茹看来,虽然会有更多的港澳居民前来居住,但不至于在短时间内推高房价。“港澳居民进入内地的速度不会很快,因此购房体量不会太大,结构上对楼市不会带来冲击。其次,根据目前的政策,港澳居民仅能在国内购置1套住宅,这限制了他们对整体楼市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固定的生活习惯,因此一个人要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并不容易。即便港澳居民不是冲着自住,而是抱着投资的目的来深圳买房,人数也不会增加多少,”何倩茹说:“广东有很多城市的房价都比深圳低一大截,也没见有多少港澳人士去投资一套。而且,大部分的香港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富有,有闲钱的人并不是很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