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两市近期持续走低,上市公司也呈现出2008年以来的第四次“破净潮”,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60家公司破净,破净股数量创下新高。此前一枝独秀的白马龙头也纷纷跌落神坛,截至9月14日沪深两市仅剩7只百元股,而2015高峰时期百元股数量曾达到99只。
投资者信心也受到较大影响,散户越来越谨慎,一些机构也曾表示,难以找到针对目前市场形势的有效策略。在这样的形势下,更注重于长线操作的价值投资理念,又一次获得投资者的关注。那么对A股而言,是否真的是谈价值投资的最好时机呢?
A股“例外”之争
随着市场持续下跌,市场中“抄底”声音渐浓。也有机构人士提出,虽然目前海外风险因素、内部股权质押风险和信用风险仍在,市场反弹的不确定性也较大,但在当前的“破净潮”下,不少基本面较好的优质标的,实际上“被错杀”了,因此部分破净个股进入了较好的投资区间。
一位北京私募人士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A股出现的整体性市场恐慌其实是价值投资的最佳时机,尤其是某一行业板块都出现下跌时,是买入的好时机。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巴菲特的这句名言也被许多中国投资者奉为圭臬。但关键在于,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最“恐惧”的底部。
“价值投资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投资策略,被众多投资者结合其自身理念运用娴熟。”价值投资平台GuruFocus.com创始人兼CEO田测产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价值投资在美国市场是非常普及的投资策略。在他看来,价值投资“就像买房子一样,价值1000万的房子以600万买下来,当然犯错误机率就小很多,这其实就是价值投资”。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价值投资更适用在美上市公司,因为美股市场相对更稳定。而A股市场不按“套路“出牌的风格,会让很多人觉得价值投资不适合A股,认为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在中国会“水土不服”。
不过,田测产认为,价值投资理念不仅适合A股,而且比适合美国股市更适合A股,由于美国价值投资界过于拥挤。而中国股市长期价值投资者相对比较少,所以投资者更容易找到好的长期投资标的。
对比来看,以美国中概股为例,蔚来汽车(NYSE:NIO)前不久于纽交所上市后经历了开盘破发和大涨之后,蔚来汽车股价又开始大跌。反观A股,巴菲特重仓的A股的汽车公司比亚迪(002594.SZ、HK:01211)近期股价却表现出相对平稳走高的趋势。
据比亚迪2018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巴菲特旗下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仍持有该公司8.25%股份。
反思大师经验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被认为是价值投资方面各有自己特色的投资大师。
“巴菲特一直在强化他的理念,长期投资比市场上短线炒作股票更有价值。”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Walter Scott近日表示。
在今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也回顾了他的经典投资,解释他当初为什么投资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喜诗糖果等公司。他说,这些公司当时在同行中有着无法超越的产品。
“价值投资并不是买那些股价里面已经含有大量对未来增长预期的公司,而是投资那些有能力屹立不倒,持续产生现金流的公司。”他表示,对于不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例如黄金或者虚拟货币,不论价格升值有多快,都要敬而远之。
“巴菲特一直强调,投资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不亏本,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他的投资理念是“防守保本”型的,并不是现在仅仅因为股票的价格低于它应有的价值就进行盲目投资,而是需要全面的分析、研究一家公司。”田测产说,巴菲特在投资一个公司之前,都会研读该公司成立以来的大部分年报。
在巴菲特眼里,价值投资先要看行业的发展,再在好行业中挑选好公司。“巴菲特认为,不需要有超越别人的才能,真正做成功的投资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也不需要太多的智商,只要能够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坚定持有优质的公司,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就能够做好投资。”田测产说,简而言之,在购买股票之前估计它的价值,并在价值和价格之间留一个余量,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差距会缩小,这样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较高价位卖出股票获利,这一价位可能很接近股票的内在价值。
在他看来,相比巴菲特,彼得林奇则更为单刀直入,他的原则就是—— “利润,利润,利润!”
“只看利润在A股市场怕是有所疏漏,彼得·林奇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简单的选择优质公司的策略,那就是’没有负债的公司不会破产’。”田测产说,一个公司如果没有负债,基本面也就更稳健。
超五成受访投资者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六成受访投资者认为未来十年里中国将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世人不应仅看巴菲特口袋里有多少钱,更应知道巴菲特脑袋里装了多少知识,以及由知识上升到的认知和投资智慧。
巴菲特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中强调了财政政策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并重申了价值投资理念的持续传承。
投资是一场自决机制,每个人都需要找寻适合自己的叙事结构和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