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股适时“救市”符合市场惯例

2018-10-14 21:00:43

作者:社论    责编:许云峰

在当前A股市场非理性下跌之际,适时“救市”既能防范风险进一步蔓延,在操作适当的前提下,也将是一次恰当的投资机会。

A股市场最近一段时间持续跌跌不休,上周受外部环境影响大跌两个交易日,三大指数纷纷创出将近四年新低,再度引发要不要“救市”的热议。

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政府近日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数百亿元的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驰援”A股,通过构建风险共济机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14日下午与股民座谈时亦表示:春天已经不远了。

当前的A股市场之所以需要直面救市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三大股指已经跌到了比2016年初的“熔断底”还低的位置,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决策层曾发动“救市”,不仅实施了暂停IPO等政策,还推动证金公司万亿资金入场。另一方面,目前股市已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截至10月11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只有12.88倍和20.23倍,创业板为31.21倍,相对而言均处于较低的估值水平。

跌跌不休之际外资的增持步伐,亦可佐证A股当下投资价值:QFII加速布局A股、MSCI和富时罗素指数宣布“扩招”或纳入A股,以及截至8月22日,年内陆港通资金净流入规模已达到2310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与2015年下半年下跌过程中杠杆的角色类似,目前A股存在过度股权质押风险,一旦市场持续下行,会有越来越多的股票面临平仓风险,进而加剧跌势,甚至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因为银行、证券公司均牵涉其中。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沪深两市的质押股数为6361.86亿股,两市质押股数占到总股本的比例是9.93%,市场的质押市值为49060.51亿元。仅7~9月三个月时间就发生了1207起股票质押事件,而截至8月23日,质押比例超过50%的家数是149家,介于30%~50%的是624家。可以想见,在股市跌跌不休的背景下,平仓抛售形成较强的负面效应,无疑将促使股价急剧下行。

因此,面对市场持续非理性下跌,以及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带来的冲击,为防范市场继续恶化,救市是必要的。而且,救市也是各成熟市场惯用的金融危机应对方案,如日本,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就有针对证券市场逆向操作的平准基金,即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其后适时退出,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特区政府仅仅买入33只恒生指数成份股,就实现了很好的救市效果。

当然,“救市”也应遵循市场化原则。此前惯用的暂停IPO、禁止重要股东减持并非首选,而应该将重心放在国家队资金进场救市和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大股东增持方面。本次深圳“救市”,即建立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尽责自救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方式包括过桥贷款、委托贷款、债权收购、股权收购等,向上市公司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流动性支持化解平仓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资金入市救的应该是价值股和市场流动性,而非股市泡沫,更不应该乱买一气。也就是说,未来国家队资金入场,要将重心放在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新兴行业以及被低估的价值型上市公司,这样既能挽救这些公司于一时,在未来市场回归理性之后,或可获得不错的收益。

至于救市资金的退出问题,要避免快进快出式的短线操作,更不宜频繁“高抛低吸”,待市场平稳运行一定时间之后,可以适时选择退出,或者通过持有部分上市公司股权做长期的财务投资。

可以说,在当前A股市场非理性下跌之际,适时“救市”既能防范风险进一步蔓延,在操作适当的前提下,也将是一次恰当的投资机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