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哈罗德·詹姆斯:迅速崛起的民粹主义

2018-10-17 21:26:28

作者:哈罗德·詹姆斯    责编:任绍敏

当前的民粹主义者受益于一场普遍的经济复苏,而这场复苏在他们活跃在政治舞台之前就已开始。当下一次经济衰退来临时,他们很快会发现,自己的鲁莽政策已经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应变能力。

如今,民粹经济学家受到空前的欢迎。

不光在美国,在欧洲也似曾相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与波兰政坛的实际掌权者卡钦斯基,因国内的高就业率以及劳动力短缺问题的缓解享有极高的人气。基于这一背景,民粹主义者坚信,那些全球主义精英、达沃斯世界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以及狂热分子频频警告的民粹经济学家可能带来的危险,是胡说八道。在英国,留欧派提倡的“恐惧计划”(Project Fear,即脱欧派口中留欧派拿英国脱欧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后果来“恐吓”民众的行为)过于夸大了英国脱欧的成本,毕竟,英国经济还没有彻底崩盘。

但是,这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关于经济领域的反思会如期而至。民粹主义不仅仅是承诺给更多人更多的好处;但是,没有这些承诺,民粹主义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看上去仅仅是过时且保守的。如果保守主义者自身的经济利益受损,那么他们也不喜欢这些政策。

在美国,11月中期选举的决定性因素将是,经济发展给民众带来的激情是否强大到足以弥补普遍存在的对特朗普个人风格以及其分裂性、种族和性别歧视言论的不认同。但恰恰在这一问题上,传统的政治智慧失效了。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者通常认为,坏政策将会在第一时间受到坏结果的惩罚。过去25年来,债券市场的警卫们(专门指那些为了对抗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抛售国债的人)认为,金融市场颇具远见,总能预计到民粹政策未来的下场,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根据这一逻辑,随着借贷成本的提高,民粹政府难以实现他们不计后果的承诺,理智与正统思潮终究会回归。

研究民粹主义的经济学家们通常以拉美的发展模式为戒:曾几何时,民族主义者不切实际地过度许诺,迅速导致这一地区积累了规模庞大且难以填补的财政赤字。在这一案例中,民粹经济学家总是制造通胀、货币贬值与市场不稳定的恶性循环,因为全球金融市场与其他外部人士在一开始就对这一发展模式持质疑态度。

不过,问题在于,拉美的经验并非具有普适性。债券市场的表现并非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具有可预测性;也无法被视为条理性的本源。就像普遍意义上的市场那样,人们对于债券市场总是夸大某一结果的前景,或者委婉地称其为“预期管理”。

就好像当前,自由主义者曾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预言,以非传统的方式应对大萧条终将以失败告终,最终他们的预言并未兑现,也被扣上了谎言传播者的帽子。

对于大萧条最极端的回应来自于希特勒的德国。纳粹无时不在吹嘘他们的计划能迅速消除失业、建立新的基础设施。随着当时的纳粹政府通过广泛的价格与工资控制来抑制通胀,经济奇迹论甚嚣尘上。

纳粹以蔑视经济正统学派方式所取得的成功在许多秉持传统观念的经济学家看来,是一种幻觉。在其他国家的批评者看来,这是一个极不道德的政体,正在追求注定要失败的项目。当然,他们对于纳粹的道德评价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们认为这些经济项目将立马崩盘却被证明是错误的。

1939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克洛德•吉耶博出版了一本名为《德国经济复苏》的著作。书中,他指出,德国经济其实非常强劲,即便在军事冲突中,也不会因为过度紧张或者过热而崩盘。但吉耶博的观点随之招来各种批评。被视为古典自由主义堡垒的杂志《经济学人》曾史无前例地利用了两页的篇幅来嘲笑吉耶博,认为即使是纳粹最有力的鼓吹者戈培尔也无法证明他的论断。编辑们也嘲笑吉耶博的著作,认为他的作品象征着“民主经济学家玩弄纳粹把戏的危险倾向”。

一些名气远在吉耶博之上的学者,比如英国经济学家丹尼斯•罗伯逊(Dennis Robertson)也对他发起了责难。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吉耶博并没有错:纳粹主导下的德国并没有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西方大国本应做好适当的防御动员。

历史,何其相似。欧洲的民粹经济学家本质不坏,在经济学领域也没有太多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当前的民粹主义者受益于一场普遍的经济复苏,而这场复苏在他们活跃在政治舞台之前就已开始。当下一次经济衰退来临时,他们很快会发现,自己的鲁莽政策已经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因此,届时,欧尔班、卡钦斯基以及其他中欧地区的民粹主义者,或许需要更激进的政策选项来应对。

如果说,民粹主义者有一个化身,那毫无疑问就是不朽的卡通人物大笨狼怀尔(Wile E. Coyote)。正如动画《哔哔鸟和大笨狼》中,大笨狼怀尔为了捉住哔哔鸟不停地在悬崖边奔跑,甚至跑出了悬崖,只有按他信仰的逻辑才会停下。最终,他意识到,脚下没有土地,重重地摔落悬崖。不过,这并非瞬间发生。

上世纪90年代,苏联感受到了进行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当时,苏联反对派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问道:“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带来痛苦?让别人承受吧。”对于民族民粹主义者来说,最终的危险总是在挫折中显露出来。当一开始就走错方向时,想要继续前进,唯一的办法便是牺牲他人。

就好像在过去,当经济悄无声息扩张的幻觉消失时,政治将重回舞台,贸易摩擦或将导致军备部署。

(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及国际事务教授、国际治理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第一财经记者潘寅茹翻译。版权:Project Syndicate)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