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东莞传奇40年:从传统农业县到世界制造名城

第一财经 2018-10-25 21:26:11

作者:林小昭    责编:杨小刚

近年来,广东很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较原来大幅提高,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成效不断显现。尤其是东莞的智能手机,已经是出口产品的大头,在全省都很重要。

“以前的东莞到处都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个体工商业、小商贩等等,但最近一次去东莞考察,感觉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东北某地一位官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这正是东莞近年来加快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了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2008年金融危机后,受到巨大冲击的东莞通过快速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以内源型经济为带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效不断显现。

东莞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改革开放40周年东莞系列课题研究报告”指出,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变成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工业大市、制造业名城,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国际性加工制造基地的诞生

1978年,中国第一家来料加工厂——太平手袋厂在虎门成立,标志着东莞外资经济的正式起步。

当时的东莞通过“三来一补”的方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并吸收国外的技术、管理和销售经验,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同时以“三来一补”为切入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1984年,东莞实施“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发展战略,使外资快速进入东莞,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

东莞全力发展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兴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利用外资方式从“三来一补”发展到“三来一补”与“三资”并举,形成纺织、服装、电子、食品、机械等行业的外资企业群体,各类利用外资企业遍布东莞城乡。

熟稔东莞经济的中山大学教授、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在港台商人带来资本和设备的同时,东莞当地政府鼓励村民把集体土地拿出来,以租金作为抵押,从金融机构融资,从而盖起了大量厂房,出租给港台企业,由此带动当地迅速发展起来。

此外,当地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来料加工办公室,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诸多制度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也是东莞迅速崛起的一大关键。

到1993年,东莞实际利用外资已累计达10.49亿美元。在外源型经济的带动下,东莞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工业企业单位数由1978年的1290家增加到1993年的12449家,翻了三番多;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4.2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267.67亿元,翻了近六番。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带动了东莞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IT制造业。世界95%的IT配套产品都可以在东莞配齐,“东莞制造”响誉全球,也标志着一个国际性加工制造基地的诞生。

2000年,东莞工业企业数增加到16975家,工业总产值达1519.79亿元,此时,工业经济已成为东莞的重心。

随着加工出口贸易的发展,东莞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到2006年,作为普通地级市的东莞,经济总量超过了中部的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一度高居中国各大城市第15位。

随着东莞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业需求剧增,大量外来人口流入。数据显示,东莞市1982年常住人口只有115.30万人,2000年增至644.84万人,2010年达到了822.48万人。

林江表示,“港台的资本和设备+东莞的土地和厂房+内地工人+香港出口渠道和欧美市场”的模式,造就了东莞发展的奇迹。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加速转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东莞受到巨大冲击。

2009年一季度,东莞全市生产总值为772.4亿元,同比下降2.5%。这是东莞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之后几年,东莞经济总量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排名中逐渐后退,从曾经的第15位一度下滑到第22位。

经过金融危机洗礼的东莞充分意识到,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的上涨成为旧产业发展的瓶颈,经济“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08年后,东莞开始积极谋划产业突破,先后发布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21条”和“新21条”,指导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由市场调节的“无为而治”向“市场政府双管齐下”转向。

2009~2012年期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4%、19.0%、7.5%和5.6%,工业经济止住跌势并企稳回升,转型升级取得了突出成效。

机器换人、智能制造设备更新、互联网渗透工业流程、商事制度改革等变化激发了创新热情,东莞工业从低端向中高端探路。

在这一阶段,一批企业家开始探索转变,东莞的智能手机产业逐步凸显,并不断做大做强。华为、OPPO、vivo等一批东莞制造和东莞品牌崭露头角,并逐渐发展为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东莞工业经济的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肖鹞飞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近年来,广东很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较原来大幅提高,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成效不断显现。尤其是东莞的智能手机出口,已经是出口产品的大头,在全省都很重要。

此外,东莞近年来积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17年,东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58家,是2009年的16.5倍,年均增长42.0%,总量排全省地级市第一、全国第七,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和苏州、天津这两个经济总量名列前茅的城市。

与此同时,去年东莞的R&D(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48%,比2000年提高2.29个百分点。

目前,东莞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等五大领域,其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品较为突出,占了各类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半壁江山。

数据显示, 2017年,东莞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75.4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0.5%;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92.23亿元,比重为39.0%;优势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598.47亿元,比重为18.0%。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效果不断显现,东莞的经济也稳中有升,去年东莞GDP总量达到7582.12亿元,经济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9名。

林江说,过去40年,东莞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复制的,是多种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但未来所要做的东西是可复制的,也就是通过吸引人才和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打造创新高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追问“电驴”之患:新国标难执行,改装、停放混乱难禁

电动自行车的现行标准存在多个方面的安全隐患,并且催生了劣质锂电池充斥市场、燃爆事故频发、篡改时速、篡改功率和电压等乱象。

03-21 21:34

记者实探大湾区新一线楼市 以价换量或迈入存量房时代

记者近期对粤港澳大湾区新一线城市佛山、东莞进行了走访,在实地走访中发现,消费者对楼市对信心正逐步恢复,随着一系列楼市放松以及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政策对出台,房地产市场的人流和交易量呈现一定增长态势。

03-21 12:48

记者实探大湾区新一线楼市 新房降价打折人气足

“现在买房的话利息没那么高,还是挺划算的”、“感觉现在挺稳定的了,可能近期会考虑购房吧!”。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大湾区新一线城市东莞、佛山,与春节前相比,购房者的态度似乎出现了一些转变,同时记者也在楼盘现场看到了组团来看房的购房客。

03-21 12:47

13万亿大省“新春第一会”,如何当好创新驱动排头兵

黄坤明说,广东未来需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02-18 20:58

春节见闻 | 东莞厚街重塑莞邑文化 家具产业谋求转型升级

东莞市厚街镇多了现代生活、历史文化的味道,当地的家具制造等产业经历着转型阵痛,正谋求创新突破。

02-14 08:3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