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球地缘政治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海外投资结构在继续优化,房地产、体育和娱乐业等领域投资得到有效遏制。
10月31日,安永发布了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海外投资概览。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1-9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59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820.2亿美元,同比增长5.1%。
从投资主要流向来看,这些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占比分别为32.8%、16.7% 、9.7%和9.2%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同时非理性投资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海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
从投资主要区域来看,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远高于中国对外投资整体增速。中国企业在在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5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新增投资41.3亿美元,创造产值143.1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4.9亿美元。
此外,跨境并购稳步发展。ThomsonOne数据显示,2018年1-9月,中国海外并购宣布总金额106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宣布并购交易551宗,同比减少12.1%。
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周昭媚说,按交易金额计,欧洲仍是中国并购投资者最为青睐的目的地,前三季度中国投资者对欧洲并购投资总额608.1亿美元,同比增长58.2%,并购金额占总体的57%。
除了欧洲,对大洋洲的并购交易金额也迅猛增长,成为前三季度的一个亮点。
前三季中国投资者对大洋洲并购投资总额217.7亿美元,同比增加近三倍,宣布并购交易62宗,同比增加8.8%。
但是,对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并购交易金额和数量同比均有较大下降,其中交易金额降幅均超过35%。
从投资领域看,电力和公用事业,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消费品是前三季宣布交易金额最多的三大行业,其中前两大行业海外并购金额增长均接近四倍。
从行业来看,前三季度中国海外并购主要流向电力和公用事业(312.6亿美元,占29.2%)、石油和天然气(194.6亿美元,占18.2%)、消费品(123.7亿美元,占11.6%)三大行业,共占当期总额近六成,其中电力和公用事业,石油和天然气海外并购金额增长均接近四倍。
从并购数量来看,TMT(138宗)、消费品(110宗)、金融服务(64宗)是当期中国投资者最青睐的行业,并购数量占到总量的57%。安永方面表示,这显示出中国企业正越发注重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公司合计新增74例重大资产重组,其中主板45例,科创板29例;新增508单小规模并购。
回顾这场并购,出现了一些自然人股东精准潜伏,并在双成药业股价暴涨之际、减持套现的情况。
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