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席对策|专访上海副市长吴清:办成国际一流博览会,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第一财经 2018-11-04 15:59:00

作者:李策    责编:杨小刚

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将有来自130多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参展,数以十万计的国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积极参与采购交易。
首席对策丨专访上海副市长吴清:办成国际一流博览会,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即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首届进博会还是今年我国四场主场外交活动的收官之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进博会不是一个一般性的展会,要求“努力办成国际一流的博览会”。

目前,城市服务保障各项工作进展总体顺利,基本准备就绪。上海方面也多次提出,要全力办好首届进博会,充分发挥溢出带动效应,推动贸易升级、消费升级、开放升级。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多次强调,要抢抓机遇,以开放共享的机遇意识,不断放大展会带动效应。

在进博会召开前夕,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吴清。他认为,在筹备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举办进博会,是全面提升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为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吴清还就上海如何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这一重大开放将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如何应对;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排头兵,如何发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如何做到在博览会结束之后也能将此次活动带来的效应落实与延续下去,实现博览会“永不落幕”等话题在第一财经《首席对策》访谈中做出了解答。

图为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左)接受第一财经专访

以下是吴清副市长在本次专访中的内容摘要:

一,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将有来自130多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参展,数以十万计的国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积极参与采购交易。这些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在上海集聚,必将吸引国内外贸易主体在上海进一步汇集,集聚大量保税仓储、会展物流、检测认证、展示销售、商务咨询、供应链服务、专业金融等专业服务商,带来新型贸易方式、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的交流创新。

二,进博会在上海举办,将是展现上海新时代更高水平开放形象的最佳窗口,有利于推动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范围扩大、方式创新、领域拓宽、层次加深,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

三,进博会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供销对接、适销对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任务。对于单个产业而言,通过进口优质最终产品,可以倒逼我国企业降低成本、改进工艺、创新技术,提升管理,优化服务,拓展渠道,从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四,按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方案》由上海市负责“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进平台建设,我们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整合用好本市各类贸易促进平台资源,争取为参展商“参展一周、服务一年”,促进“展品”变“商品”,让更多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以下为《首席对策》访谈的文字实录:

全面提升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

第一财经:进博会是中国坚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对于上海来说也是取得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您认为上海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提升其全球影响力?而这一重大开放又将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如何应对?

吴清:举办进博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去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总体方案》,决定从2018年起每年在上海举办进博会。首届进博会还是今年我国四场主场外交活动的收官之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进口博览会不是一个一般性的展会,要求“努力办成国际一流的博览会”。

在筹备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举办进博会,是全面提升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为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是贸易升级的机遇。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将有来自130多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参展,数以十万计的国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积极参与采购交易。这些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在上海集聚,必将吸引国内外贸易主体在上海汇集,集聚大量保税仓储、会展物流、检测认证、展示销售、商务咨询、供应链服务、专业金融等专业服务商,带来新型贸易方式、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的交流创新。这些集聚和创新,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辐射和服务能级,打造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进口商品集聚地,在“买全球、卖全球”的同时,也实现“全球买、全球卖”。进博会期间,还将举办高规格的“虹桥国际经贸论坛”,打造全球共商共议,共谋发展,共解难题的平台。上海也将以此为契机,积极为推动全球经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贡献“上海智慧”。

二是消费升级的机遇。进博会是国家在上海搭建的国际性经贸和会展平台,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进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扩大优质商品供给,丰富消费市场选择,带动消费结构优化,推动消费创新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海将借好进博会的东风,引进更有实力的国际知名零售商和品牌商,有效提高上海国际品牌集聚度,鼓励他们在上海设立更多首店、旗舰店、体验店,举办多场全球新品发布活动,打造引领国际消费潮流风向标的全球新品首发地,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提高上海国际消费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同时,通过扩大先进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吸收更多国外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将进一步助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三是开放升级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进博会在上海举办,将是展现上海新时代更高水平开放形象的最佳窗口,有利于推动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范围扩大、方式创新、领域拓宽、层次加深,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前期,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为进博会量身打造了一系列便利化举措,为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制度环境进行了试点。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授权先试先行,推动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和更全方位的先行开放,加快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形成与开放型经济体制相匹配、相适应的贸易投资监管服务制度体系,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四是区域合作升级的机遇。进博会既是上海发展的机遇,也是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的机遇。进博会举办地大虹桥,就是上海联通长三角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在筹备过程中,长三角兄弟省市给予了上海大力的支持,在安保、住宿、污染防治、志愿者等方面形成了协同服务保障进博会的良好合作机制。下一步,我们将会同长三角兄弟省市,共抓进博会机遇,推动整个长三角区域更加深入融合全球化进程,更大范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更高质量引进和衔接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实现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有人担心,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会对国内相关产品形成竞争,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我认为,举办进博会,扩大优质产品、服务、技术进口,无论是对单个企业,还是对整个经济,国家开放形象的提升,利远大于弊。

从企业自身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少产业的关键零部件、核心基础材料、高端装备等需要进口。在此情形下,举办进博会,通过进口中间品、引进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将有利于企业降低自身采购成本,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同样,进博会汇聚了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寻找合作伙伴,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价值链分工链条,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水平,当然,随着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引入,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这也有利于优胜劣汰,倒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品供给质量。

从经济发展看,进博会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供销对接、适销对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任务。对于单个产业而言,通过进口优质最终产品,既可以倒逼我国企业降低成本、创新技术,从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对于产业体系而言,以进口来弥补国内弱势产业的技术不足,有助于促进各大产业的均衡发展,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比如,进口国内紧缺的抗癌药物和药物中间品等,就有助于迅速补齐医药行业发展短板)。

充分发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第一财经:长三角一体化正在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海作为一体化中的排头兵,将如何发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吴清: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明确要求,要全力办好首届进博会,充分发挥溢出带动效应,推动贸易升级、消费升级、开放升级。李强书记、应勇市长都多次强调,要抢抓机遇,以开放共享的机遇意识,不断放大展会带动效应。我们将按照市委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部署,以举办进博会为重大契机,主动对接,抢抓机遇,着力增强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新时代上海发展构筑强力支撑,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创造更高品质生活。

一是打造一流的展会服务品牌。对标世界著名展会,充分发挥展示、交易、论坛“三合一”功能,把进博会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博览会。同时,提炼和固化保障进博会成功举办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城市会展模式,打造会展产业链和服务品牌,加快推进会展业立法,打响“上海服务”品牌。

二是全面放大进口带动效应。对接进博会,打造服务全国的“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实施展前、展中、展后一揽子便利措施,建设进博会常年保税交易促进场所,为国外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

三是推动更多参展商在沪投资兴业。加大目标招商、精准招商力度,联合各区、重点区域举办一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完善和落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等支持政策,进一步提升上海对外开放水平。10月份,我们已推出首批30场投资促进活动和45条参观线路,涵盖智能制造、商贸金融、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后续还将创造更多的交流对接机会。

四是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费大市场、大平台。在电子消费品、汽车、服装服饰等领域形成一批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消费大平台,引进更多具备独特品牌价值和先进品牌运营模式的国际知名商业企业品牌、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加快推进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建设国际消费品集散地,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五是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水平。加强安保、外事、住宿、志愿者区域污染防治等协同,提升进博会协同保障水平。依托长三角口岸城市群大通关合作机制,加强通关协同,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联合搭建交易服务平台,引导长三角企业入驻“6+365”线上服务平台,共同加强与参展商经贸对接。

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第一财经:进博会展期只有6天,对于很多第一次来华参展的企业和商品来说,时间可能并不充裕。而“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在4月份正式上线,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如何做到在博览会结束之后也能将此次活动带来的效应落实与延续下去,实现博览会“永不落幕”?

吴清:正如你所说,博览会展期只有6天。对于首次来华参展的企业和商品,尤其需要高效的专业贸易服务,来确保形成一流交易成效。按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方案》由上海市负责“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进平台建设,我们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整合用好本市各类贸易促进平台资源,争取为参展商“参展一周、服务一年”,促进“展品”变“商品”,让更多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4月11日,进博会“6天+365天”首批30个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正式授牌运营。主要包括四个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服务平台,包括上海虹桥商务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东浩兰生“一带一路”进口商品展销中心、上海五角世贸进口商品常年展销中心、东方国际Gracina Life 进口商品展示中心、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等,旨在为展商提供综合性的产品技术常年展示交易服务;第二类是跨境电商平台,包括小红书、洋码头、西北物流园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上海青浦区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贸易物流中心、“紫荆谷•跨境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合作中心等,旨在通过线上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海外特色优势产品;第三类是专业贸易平台,包括上海外高桥国际机床展示贸易中心、上海外高桥国际化妆品展示交易中心、上海外高桥国际酒类展示交易中心、上海自贸试验区平行进口汽车展示交易中心、优安天地进口食品商贸产业园、上海自贸区红酒交易中心、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致力于提供机床、酒类、化妆品、平行汽车、农产品等特定商品保税展示、检测认证等专业配套服务;第四类是国别商品中心,包括澳大利亚商品中心、智利商品中心、中东欧16国商品中心、东方国际进口商品国别展销中心、上海高岛屋日本进口品展示交易馆等,主要展示和交易特定国家的商品和服务。

线下平台方面,“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紧锣密鼓对接进博会境外展商和展品提供服务,包括五角世贸商城“世界跨境城”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东浩兰生进口商品展销中心、上海外高桥国际钟表珠宝展示交易平台等。此外,我们正在抓紧推进“6天+365天”保税展示交易场所建设。

线上平台方面,进博会官网增加了“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线上平台链接,实现了参展商采购商信息发布、贸易撮合等功能“一键导航”。

增强上海全球城市消费资源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

第一财经:上海的消费水平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前列,您认为上海是否能借助此次进博会拓宽交易商品种类,打响上海购物的品牌,成为国内的购物天堂,让老百姓实现“足不出沪买全球”这一愿望呢,都有哪些举措可以采用?

吴清:举办进博会,为增强上海全球城市的消费资源要素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加快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建设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我们将抓住进博会举办契机,瞄准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建设一批国际消费品展示交易平台,着力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建设高端知名品牌“引进来”的桥头堡,让更多全球最优质的企业、商品和服务在上海集聚,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一是加快打造国际消费品集散地。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已达55.3%,排名全球第二,国际高端知名品牌集聚度已经超过90%。除了打造“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外,我们还将集中培育一批国际消费品展示交易平台,鼓励各类综合贸易平台、跨境电商平台、国别商品中心、专业贸易平台对接进博会,努力让更多的全球知名品牌企业汇聚上海,提升上海全球优质品牌的集聚度,让上海成为全球进口集散新高地。

二是加快提升上海对全球消费潮流的引领度。上海首店、旗舰店的数量居全国第一,每年举办新品首发活动的数量居全国前列。进博会举办期间,参展企业将带来诸多新产品和新技术,全面展现国际最尖端、最前沿、最具当地特色的产品及服务趋势。今年6月,我们举办了“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地”启动仪式,正式发出建设新品首发地的动员令。我们将用好进博会机遇,在服装服饰、化妆品、钻石珠宝、智能产品、汽车等领域,做强一批新品发布专业平台,打造一批新品首发地标性载体,用好一批公共传播资源渠道,培育一批新品发布专业服务机构,形成集新品发布、展示、推广、交易、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吸引名家新品、名牌新品、老牌新品和新人新品等在沪发布,增强上海全球新品的战略首发功能,提升对全球消费潮流的引领度。

三是加快打造高端品牌首选地。吸引更多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的贸易总部、总代理商、总经销商、总批发商及其线上平台等贸易功能机构及相关配套服务业高度集聚上海,助力提升上海全球优质商品的采购交易功能和展示功能。我们将充分发挥国内市场规模优势,鼓励国际知名商贸企业在沪设立全球总部、亚太地区总部和研发创新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鼓励设立更多首店、旗舰店、体验店,集聚更多国际高端知名品牌资源,提升在全球中高端消费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国家展、企业展、虹桥论坛“三合一”体系是亮点

第一财经:进博会召开在即,可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筹备的情况?此次博览会一共设立了七大展区,涵盖了高端装备、汽车、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食品农产品、家电展区、日用消费品等,可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展区有何亮点值得期待?

吴清:首届进博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主要包括国家展、企业展、虹桥论坛“三合一”体系,三者相辅相成,构成进博会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相当于“迷你版的世博会”。简称国家展,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邀请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展示贸易投资领域有关情况,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各国特色产品。国家展只展示不成交。

二是企业商业展,相当于进口版的“广交会”。简称企业展,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货物贸易板块6个展区:智能及高端装备、汽车、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共24万平方米;服务贸易板块1个展区3万平方米,主要展示新兴技术、服务外包、创意设计、文化教育、旅游服务、物流服务等。

三是虹桥国际经贸论坛,相当于中国版的“达沃斯论坛”。简称虹桥论坛,首届论坛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三场平行论坛,我国领导人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平行论坛将聚焦“贸易与开放”、“贸易与创新”、“贸易与投资”等议题,邀请国家领导人、政府高官、商界领袖、WTO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世界500强和大型跨国公司高管参加。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商务部、上海市与筹委会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扎实推进,目前首届进博会筹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一是招展工作全面完成。首届共有81个国家(地区)和3个重要国际组织确认参加国家展,同时设立中国馆。企业展招展成果远超预期,目前共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家企业参展,包括200多家全球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100多项全球首发或者最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参展,全馆整体特装展位占比达到了80%,呈现出展览规模大、国别分布广、新产品技术多、展示水平高等突出特点。二是交易组织基本就绪。全国交易团组建总体完成,组建央企和地方共39个交易团、592个交易分团。到8月31日报名截止日,全国网上报名的单位共达14.2万家,共注册登记43.5万名专业观众,博览会期间将同期举办200多场配套现场活动。三是论坛筹办有序推进。已有包括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企业界代表和学界知名人士在内的近50名政产学研界嘉宾确认出席演讲,共约2400名参会代表出席。

根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方案》,上海市主要负责城市保障和“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并调整升格城市保障领导小组,由李强书记、应勇市长担任双组长,靠前指挥,亲自督战。目前城市服务保障各项工作进展总体顺利,基本准备就绪。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吸引外资——对《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的评述与分析

2024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展现了中国政府在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和吸引外资、利用外资的决心与措施,本文将对《方案》进行整体的分析评述。

03-22 03:23

四部委详解稳外资新政:继续减少外资准入限制

持续推进电信、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

03-20 21:13

董少鹏:严监管对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有很好牵引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少鹏解读称,证监会主席吴清对资本市场下一步的监管思路做了阐释,依法从严监管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有很好牵引作用。

03-07 12:40

吴清两会“首秀”揭晓监管思路:强调“两强两严” 五支柱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进行了上任以来的首次公开发声。他不仅阐述了自己上任首月的“心路历程”,也对资本市场监管思路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同时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要求进行了详细回应。

03-07 12:39

央行上海市分行行长金鹏辉:将上海打造为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总体比例还偏低,未来增配空间较大。

03-07 12:4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