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创板利好创投板块,募资难、退出难情况将改善

第一财经 2018-11-06 00:00:51

作者:周宏达 ▪ 王娟娟    责编:陈天翔

11月5日,科创板消息横空出世点燃了资本市场,创投板块率先发力,掀起一股涨停潮。分析人士指出,科创板对创投机构是重大利好,将有助于解决行业退出渠道不畅的短板。

11月5日,科创板消息横空出世点燃了资本市场,创投板块率先发力,掀起一股涨停潮。

先是张江高科(600895.SH)、钱江生化(600796.SH)封板,随后创业黑马(300688.SZ)、华金资本(000532.SZ)、南京高科(600064.SH)、鲁信创投(600783.SH)、复旦复华(600624.SH)、中关村(000931.SZ)、九鼎投资(600053.SH)、钱江水利(600283.SH)等20余只个股集体涨停。

分析人士指出,科创板对创投机构是重大利好,将有助于解决行业退出渠道不畅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将改善募资难的现状,让更多看好新经济的投资者参与到支持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发展中来。

科创板利好创投机构退出

相关消息一出,引爆整个资本市场,创投板块率先发力,掀起一股涨停潮。先是张江高科、钱江生化封板,随后创业黑马、华金资本、南京高科、鲁信创投、复旦复华、中关村、九鼎投资、钱江水利等20余只个股集体涨停。

“科创板对创投机构是重大利好,退出渠道的拓宽肯定会大幅提升创投的业绩,”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对第一财经表示。

他指出,现在很多创新型企业要去香港、美国等境外市场上市,就要用美元基金,如果能在境内上市,投资机构就可以用人民币基金投资,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将大大拓宽,很多看好医药、非盈利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都能参与支持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今年,A股虽然有宁德时代(300750.SZ)、工业富联(601138.SH)等高科技龙头企业上市,但是随着新股发行正常化和从严监管步入正轨,IPO节奏整体较去年大幅放缓。

与此同时,企业境外上市的热情非常高涨,如美团点评(3690.HK)、小米集团(1810.HK)等新经济巨头在香港上市,带动香港IPO市场的火爆。爱奇艺(NASDAQ:IQ)、蔚来汽车(NASDAQ:NIO)等则登陆了美国市场。

资料来源:投中研究院

据投中研究院报告,今年以来中企赴美上市数量激增,前三季度中企在美IPO募资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巨额IPO的案例主要来自有互联网属性的中国新经济企业。

因此,越来越多创新型高成长性企业都把目光放在境外资本市场,尤其是尚未盈利或者具有双重股权架构的公司。

“以往没有盈利的医药生物企业会选择在海外上市,如果科创板设立后取消国内上市需要盈利这个硬性条件,首先这些新经济企业IPO就多了一个选择,为国内市场注入新的能量。”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认为,企业回归境内市场也将享受高估值高溢价,比如辉瑞制药在美国上市获得了11倍的估值,而同行业的恒瑞医药(600276.SH)市盈率在五、六十倍。与此同时,企业的优胜劣汰过程也会加速,仅凭概念的炒作公司估值会向下回归。

科创板或改善创投募资难

关于科创板的细则和落地的时间表,监管者尚未明确。

证监会周一表示,将指导上交所针对创新企业的特点,在资产、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加强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等方式参与科创板投资,分享创新企业发展成果。

“科创板会参照CDR标准,针对非盈利但高成长的科技型、双重股权架构公司,但科创板会比CDR标准低一些,也不会特别低,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来。”朱为绎表示。

受募资难、退出渠道受阻,二级市场估值下滑等因素影响,今年来PE/VC类A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的业绩并不理想。前三季,创业黑马、华金资本、鲁信创投、九鼎投资等的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据投中研究院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只有PE/VC募集完成基金仅130只,同比下降62%,募集资金合美元160亿元,同比骤减79%。前三季度,募资规模明显回落,募资难度日益增大。

“科创板的推出非常及时,我们今年调研了100多家融了天使轮到A轮的企业,现在融B轮时遇到非常艰难的挑战。募资异常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退出渠道不畅,这是制约创投行业的短板。”众投邦董事长朱鹏炜表示。

他认为,科创板有助于打通创投产业的链条,将有利于科技型企业融资。

关于注册制推出后,估值下滑会否影响创投机构退出收益,朱为绎认为,科创板可能会设置一定投资者门槛,如采取50万元资金门槛,把散户资金隔离开,将不会对市场其他板块造成冲击。

朱鹏炜则表示,“此时推出注册制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市场已经到了底部,优质的企业反而有上涨的空间。只要是好企业就不缺有人投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