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吉多·克尔克霍夫:拆分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 | 人物

第一财经 2018-11-19 21:01:59

作者:钱童心    责编:彭海斌

目前蒂森克虏伯已经聘请了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作为其分拆顾问,根据公司计划,整个分拆周期将持续12至18个月。

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小城埃森,占地仅2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万,却地处整个鲁尔工业区的心脏位置,它还是德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重要参与者——蒂森克虏伯公司的发源地。

这家总部位于埃森的工业巨头如今再一次走到历史的分岔路口。今年9月27日发表声明称,计划将集团分拆为两家公司:蒂森克虏伯工业公司和蒂森克虏伯材料公司,前者将专注于工业及其相关产品,后者专注于材料业务。

这项计划幕后的推动者就是蒂森克虏伯两月前上任的新CEO吉多·克尔克霍夫(GuidoKerkhoff,下称“克尔克”)。在激进投资者Cevian和蒂森克虏伯的主要股东克虏伯基金会(KruppFoundation)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克尔克霍夫推出了这项拆分计划,从而避免了这家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工业巨头遭遇解散的命运。

该方案已经于早些时候获得蒂森克虏伯集团监事会一致决议通过。克尔克霍夫近期在中国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透露了整个拆分背后蒂森克虏伯的商业逻辑。目前蒂森克虏伯已经聘请了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作为其分拆顾问,根据公司计划,整个分拆周期将持续12至18个月。

不只擅长与数字打交道

今年早些时候,蒂森克虏伯与印度塔塔钢铁正式宣告合并。尽管该协议的签订意味着两年来的谈判最终开花结果,但这个迟到的结果显然无法安抚渴望变革的投资者。

合并消息公布后不到一周,蒂森克虏伯原CEOHeinrichHiesinger就提交了辞呈。Hiesinger离职后,蒂森克虏伯监事会闪电任命现年50岁的克尔克霍夫出任临时CEO,同时任命其为董事会主席。

1967年出生在德国LowerSaxony一个小镇的克尔克霍夫,从小帮助父母从事园艺生意,但他心中有着更大的抱负,并成为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而且对商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克尔克霍夫非常擅长看财报,他从比勒费尔德大学和萨尔大学的商科毕业后,进入了德国四大电力公司之一的威斯特法伦联合电力公司,担任财务风控,这成为他的第一份工作。

一年后,克尔克霍夫去了著名的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业务经营商贝塔斯曼集团,成为一名会计主管。在这家跨国巨头工作让他有机会涉及更大的国际业务,并接触到大量的出版商和唱片公司,而且他还在贝塔斯曼的一次大型收购案中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

在贝塔斯曼工作六年后,2002年,他进入德国电信工作,辅佐当时的CFO。由于他低调而出色的工作表现,很多同事都认为克尔克霍夫应当担任更重要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一个关注数字的人。尤其是克尔克霍夫在与工会代表的接触中展现出他极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6年,克尔克霍夫成为德国电信集团会计和财务分析部门的负责人。2009年,克尔克霍夫加入德国电信董事会,并负责该公司东欧业务,但是后来因为与公司领导层的意见出现分歧,2011年克尔克霍夫离开德国电信加入了蒂森克虏伯出任CFO。

在蒂森克虏伯工作了7年后,今年,克尔克霍夫成为了这家超过200年历史的德国工业巨头的掌门人。

他表示,自己角色转换的成功秘诀是“不断重塑”。“过去我们的团队不断在重塑,现在我领导的团队也一样。我们和董事会也保持密切的沟通,包括我的前任Hiesinger先生,我们都处于公司集团的核心,至今仍然保持很好的信任关系。”克尔克霍夫表示。

在评价前任Hiesinger的时候,克尔克霍夫表示:“他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但我也非常高兴能够开启新的篇章。”克虏伯基金会长期的主席BertholdBeitz曾经力挺Hiesinger,并且把将Hiesinger留在蒂森克虏伯的承诺写进了克虏伯基金会的宪章,这难免令继任者尴尬。对此,克尔克霍夫表示:“我的工作和义务是为员工和公司找到更好的未来,不需要做更多,也不能做得更少。”

投资者和董事会之间的“桥梁”

从CFO迅速被任命为CEO,克尔克霍夫再次展现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蒂森克虏伯重组猜测的动荡之中,克尔克霍夫积极寻求让投资者和公司自身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他的根本任务是要维持这家具有标杆意义的工业企业屹立不倒,但同时又要向投资者证明公司的价值。

“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公司和董事会之间需要搭建起一座桥梁,最终我们研究出了拆分的策略,并获得了监事会的批准,事实上监事会非常支持这项计划,我们为此感到高兴。”克尔克霍夫日前在中国的访问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激进投资者Cevian和Elliott曾批评道,自2011年1月Hiesinger上任以来,蒂森克虏伯在他的领导下股价下跌了28%。当时就有人极力主张拆分这家业务横跨潜艇、电梯和汽车零部件的公司。

今年9月底在蒂森克虏伯官方宣布分拆计划后,公司股价上涨了17%,反映了公开市场对拆分决定的认可。

一位蒂森克虏伯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吉多关于拆分公司的想法太妙了,当时的情况正陷入僵局,投资人股东都不满意,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根据蒂森克虏伯的声明,“专注于工业产品的投资者对稳定的现金流和有吸引力的增长前景感兴趣。”该公司还表示:“另一方面,材料业务对于对周期性业务和整合更感兴趣的投资者而言更具吸引力。”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现蒂森克虏伯上市公司未来可能并入蒂森克虏伯材料公司,而蒂森克虏伯工业公司则将单独上市。蒂森克虏伯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目前蒂森克虏伯所持的30%的工业集团股份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一次性或者分步出售,最终将持股比例降至零。投资者可分享股票,负债和退休金也将由两个公司分担。

作为公司的新任掌门人,克尔克霍夫也认为,分拆是最好的方向,尽管这可能听起来很不寻常,在他看来,拆分不仅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还能显著改善公司的业务前景。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计划创建两家独立的公司,它们有着共同的DNA(基因),都扎根于公司2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克尔克霍夫解释道,拆分背后的逻辑是因为蒂森克虏伯的工业和材料业务有着不同的市场,面对不同的挑战,因此需要制定不同的策略,这些因素在拆分时都已经被考虑到。“工业业务的增长非常强劲,但是我们仍然急于赶超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我们的钢铁贸易生意已经存在了200多年,拆分后定位将更加有利。”

延续200年的工业神话

蒂森克虏伯历史极尽辉煌,也正因如此,历史上的蒂森克虏伯伴随德国的工业化历程不断演进,其工业神话也成为诸多经管教材的经典案例,此次分拆尽管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好处,但仍有质疑声音认为属于蒂森克虏伯的神话已经完结。

对于这样的质疑,克尔克霍夫并不回避,他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的分拆会产生两家更加专注和高效的企业,并且蒂森克虏伯的名称都不会产生变化。”

蒂森克虏伯工业公司将分为电梯业务、汽车用品和工厂建设等几大核心业务。而蒂森克虏伯材料公司将负责钢材、材料贸易和钢铁相关加工业务。钢铁业务则已和塔塔合作,成立了双方持股50:50的合资公司。

“未来两家公司,蒂森克虏伯工业和蒂森克虏伯材料公司,不仅将保留蒂森克虏伯的名字,而且还将把蒂森克虏伯的价值和文化延续下去,这非常重要。”克尔克霍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还将在未来给到蒂森克虏伯的员工非常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电梯是蒂森克虏伯盈利最丰厚的业务,体量已经达到150亿欧元,甚至超过了蒂森克虏伯整个集团的盈利,电梯业务是整个拆分中最受投资者关注的,也成为“隐藏的宝藏”。对此,克尔克霍夫表示:“现在的财务报表中已经体现出拆分的价值,这将会提升公司的市盈率。”

蒂森克虏伯集团全球电梯业务负责人AndreasSchierenbeck在上个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老龄化的影响,电梯行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增长。”以蒂森克虏伯的家用电梯为例,Schierenbeck预计,未来5年的市场规模将翻番,并最终接近10亿美元的体量。

目前蒂森克虏伯的市盈率仍是个位数,在回答拆分是否能将公司市盈率提升到两位数时,克尔克霍夫表示“有可能”,但仍然取决于市场对公司的评级、分类以及利率的偏好等诸多因素。

而在材料公司方面,蒂森克虏伯面临的挑战仍然巨大。这不仅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同时也受到新兴商业模式的冲击,钢铁行业可能出现进一步的整合。

在回答蒂森克虏伯是否会在将来为材料公司谋求新的合作伙伴时,克尔克霍夫表示:“我们非常开放,蒂森克虏伯是欧洲最大的大宗原材料贸易巨头,第二大钢铁生产商,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无论是自己发展,还是寻求机会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都具有更强的优势。”他还表示,目前的拆分计划不会影响到蒂森克虏伯与塔塔钢铁的合并计划。

行政“瘦身”研发“加码”

对于CFO出身的克尔克霍夫,控制公司运营成本是他一贯的职责。

面对一些投资人指责目前蒂森克虏伯集团控股公司的规模过于臃肿,对公司成本造成巨大的负担,克尔克霍夫回应道:“自从我来到公司之后,蒂森克虏伯每年的成本都在削减,目前已经总共削减了超过50亿欧元的成本。我们已经启动了行政方面的改革计划,并且尽量地把公司总部的规模降下来。”

他还表示,随着拆分计划的深入,控股集团也将逐步分为两个部分。不过,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公司面临大规模的裁员。“我们将不会再宣布进一步的裁员。”克尔克霍夫表示。

不过,蒂森克虏伯中国区的运营框架也将随着拆分的推进出现相应变动。近年来,对于蒂森克虏伯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在上个财年内,零部件业务单元的在华销量增长8%至10亿欧元。

蒂森克虏伯的电梯业务一直在中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此次分拆会否对在华的电梯业务产生影响?克尔克霍夫表示,电梯业务从属于工业单元,将会保持之前的经营和组织业态,不会发生改变。

克尔克霍夫还表示,拆分计划不会让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受到影响,反而会更加积极地实施技术赋能。

蒂森克虏伯全球首席技术官莱茵霍尔德·阿赫思(ReinholdAchatz)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材料公司的角度来看,我们拥有非常坚实的行业专业知识,未来的策略是大力发展电商技术,从而赋能传统钢铁领域,使得蒂森克虏伯成为钢铁行业的亚马逊。而在工业公司方面,技术本来就是发展最大的驱动力,也将继续成为我们的研发核心要素。”

作为德国工业4.0先行者,蒂森克虏伯已经开始与业内众多科技巨头进行工业数字化的跨界合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共同研发,蒂森克虏伯电梯借助微软混合现实技术(MR),在电梯中首次实现了定制化移动需求的解决方案HoloLinc,这也是混合现实技术在该领域的首个工业化应用案例。

在阿赫思博士看来,分拆后,两家公司都将更加重视研发方面的投入,但是具体的细节仍要等到分拆结果公布后才能决定。“很显然,两家公司将会完成非常彻底的分离,但会保留蒂森克虏伯的名字。现在分拆尚处于落实的早期阶段,没有人知道一年后会发生什么。”

今年9月,蒂森克虏伯投资6000多万美元打造的节能减排绿色碳工厂(Carbon2Chem)正式启用,并联合十几家合作伙伴进行测试。该项目的目标是帮助德国达到减排目标,将碳排放经过气体分离等步骤转化为能量,为工厂的运作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将部分碳排放进行处理后,转化为有用的化学材料。这一项目深受德国政府的支持。据介绍,不久的将来,这一工厂就能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运作。

阿赫思博士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很多中国企业对碳工厂项目也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久前曾在蒂森克虏伯德国总部学习整整一周,希望将我们的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引入中国。”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