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怎么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预估明年的经济走势,怎样看待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如何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12月20日,“2018中国经济论坛——复杂形势下的中国经济”由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举办、第一财经研究院协办,邀请多位专家围绕上述问题各抒己见。第一财经整理了他们的一些发言要点,刊发如下,未经本人审阅。
以下为上海自贸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明棋的发言要点:
上海自贸区已经运行了5年,习近平主席今年在11月5日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又对外宣布要进一步增加新的片区。
上海自贸区主要实施了对外资管理体制的改革,现在已经推广到全国。就是负面清单加准国民待遇,还搞了金融的进一步开放,主要就是实现了FT(自由贸易)账户。上海自贸区总体规划1.0版规划了六大服务业,包括金融、商贸、航运、社会、专业、文化服务等,也取得了些微的进展,但没有真正取得重大的突破。
服务业的开放,后来发现难度比较大,因为垂直的部委办的内部规章制度非常繁杂,没有配套的措施来呼应,系统集成如果达不到高水平的话,服务业进一步开放难度比较大,后来进一步提出了系统集成。现在还在摸索,比如说本来可以开放外资医院的投资,外资医院进来了,但是在开业的过程中,遇到种种难题,涉及到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改革。
现在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在浦东新区和上海市层面,继续在和中央有关的部委,试图在已经规划的六大服务业领域能够进一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比如说金融服务业的突破,外资在人寿保险、基金、证券、期货这四个方面,原来都有股权严格限制的,不能突破50%,现在都率先在上海自贸区陆续取得突破。
习主席还提出在上交所搞科创板。我们认为,这个科创板不仅仅是搞注册制,它一定要推动上海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科创板一定要和我们自贸区扩区以及对外进一步开放这个大的主题联系起来。希望科创板将会创设一个高水平的、开放的制度体系,和目前国内其他板块完全不一样,然后引进国际的融资者和投资者,使得科创板一步到位,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这样它能够服务于上海,促使上海成为国际科创中心,推动整个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完善。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迪哲医药是“科八条”发布以来,再融资获得证监会注册的首家上交所未盈利企业。
2025年,科创板将继续组织所有上市公司举办年报业绩说明会,并持续优化业绩说明会的形式与内容,积极探索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高效沟通、良性互动的新模式,不断提升业绩说明会的质量与成效。
2024年全年,行业新增回购计划71份,回购金额上限合计51.7亿元,金额同比增长超30%;中期分红公司29家,分红金额合计55亿元,家数和金额均创新高。
科创板始终锚定“硬科技”定位,以创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