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伊利股份:中国人自己的乳制品巨头丨行业奔跑者

第一财经 2018-12-26 19:04:43

作者:杨恺宁    责编:杨恺宁

伊利股份:中国人自己的乳制品巨头丨行业奔跑者

伊利股份,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乳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缩影,那么它是如何从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养牛合作小组成长为市值过千亿的乳业巨头的呢?

(以下为视频文字节选)

伊利股份坐落在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四十年物换星移,它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1956年,新中国刚刚成立7年时间,呼和浩特回民区成立养牛合作小组,并于1983“一分为二”组建“呼市回民奶牛场”和“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其中,“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就是伊利的前身。那时,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还是一个只有80多名员工、固定资产仅41万元的手工作坊式小厂。

1987年,当国际食品巨头达能、雀巢、肯德基等带着资本和技术相继来到中国时,伊利还在进行劳动、工资、人事等制度的改革。1993年2月,回民奶食品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同年6月份,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就此揭开了伊利公司第一次创业的篇章。成立之初,伊利就成立了冷饮事业部,开启品牌化运营模式,为冷饮持续19年领跑行业奠定了扎实基础。

为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这一年也是国有企业大规模上市的一年。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伊利股份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先后对几家乳品厂进行了资产重组,大大扩大了经营规模。

1997年,伊利再次走在了行业的前列,率先引进了瑞典利乐公司的液态奶灌装生产线,同时推出伊利纯牛奶、麦芽奶、优酸乳等多品类液态奶。1999年伊利股份成立中国乳业第一个液态奶事业部,第一次在中国大规模运用了欧洲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并第一次把牛奶的保质期延长到了7个月,带领中国乳业全面进入“液态奶时代”。2005年伊利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第一家真正有能力同时覆盖全国市场的乳品企业。同年,公司开始在营销上发力,2008年成为奥运会赞助商,并把握住世博会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借助国际大事件的契机,伊利的品牌知名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中国乳业遭受了重创,这让伊利越来越重视奶源的建设,除了外部奶源,公司开始自建奶源,逐步加强产业链建设。2009年之后,伊利便如凤凰涅槃一样,从三聚氰胺事件快速复苏,并且在2012年超过蒙牛,成为中国乳业老大。

如今借助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伊利依然在坚持创新和深化全球化发展思路,公司已经建立了多个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是唯一一家掌控西北、内蒙古和东北等三大黄金奶源基地的乳品企业,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此外,它还走向国际市场,先后成立欧洲创新中心、大洋洲生产基地、中美智慧谷等,开展国际间合作。在荷兰合作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乳业20强”中,伊利稳居全球乳业8强,并蝉联亚洲乳业第一。伊利,已成为全球乳业的新兴力量。

长期的积累带来了质的变化,伊利股份营业收入也从1996年3.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80亿元,增长了194倍,稳居行业第一;市值则从上市之初的4亿多元,增长到1300多亿元,最高时超过了2000亿元。

从草原走出来的伊利,有如一匹骏马般奔驰在国际乳业的广阔天地之间;从一个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民族品牌,正以坚定信念践行着“成为全世界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愿景。

(编导:刘志康)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