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城区的楼宇标幅、地铁电子屏、以及高铁站廊道的广告牌上,时不时可以看见“创新之都”、“东方硅谷”、“科技之城”等类似字样。
数据比文字更具说服力。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5个(包含3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58家;诞生了科大讯飞、国盾量子、中国声谷等高新企业和产业园,设立全国第二个综合国家科学中心,这个距离上海3小时高铁车程的江淮之都,正用科技这个新动能驱动经济转型。
产学研深度融合
会“听话”的智能鼠标,能纠音和远程陪练的AI钢琴,可折叠的智能跑步机......在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里,相隔几米便可找到一种人工智能产品。若想逐一体验完几百家人工智能企业产品,或许得用上几天时间。
作为工信部与安徽省共建、全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简称“中国声谷”)也是安徽人工智能的核心承载区。
2018年6月,安徽省对外发布《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一核、两地、多点”的产业布局。做强“一核”。即以中国声谷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对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进行布局。
其中,科大讯飞便是中国声谷的一个代表,也是全国首家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上市公司。据介绍,当时在中国科技大学读博士的刘庆峰带领6个人创立了科大讯飞,在中科大和合肥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公司在5年后实现了盈亏平衡。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正是因为有国家政策、省市的扶持,使他们的创业团队能十九年如一日专注在自己所喜欢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
科大讯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除了国家每年会安排的产业专项资金,安徽省与合肥市按照1∶1∶3的配比安排专项配套资金对产业发展予以支持,同时制定了一整套产业政策,设立了 “金融创新、市场推广”两大政策服务体系,对园区环境、园区配套、入园企业人才家属落户安居等方面给予支持。
科研院所人员创业的成功案例不只科大讯飞一家。本源量子、国盾量子等企业也相继成立。
作为20世纪80年代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合肥,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何将这些高校资源成果转化和企业应用链接起来才是关键。
在链接科研和市场两个方面,2012年以来,安徽省和合肥市与相关国内高校院所、企业,几方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科研+产业+资本”组织模式,搭建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之间的转化平台。目前,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批新型协同平台加快建设。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也对第一财经说,“合肥政府近几年探索建立先研院。这样就能吸引全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前来进行产业技术的研发,并能利用好我们的基础研发优势。”
承接长三角产业红利
过去10年间,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合肥已连续超越了8座省会城市,跻身中国省会城市前10强。
根据2017年公布的《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合肥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
这其中,合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成为重要原因之一。
林斐告诉记者,近年来在长三角城市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过程中,安徽深入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合作。两省一市(上海、浙江、江苏)的不少产业转移到安徽,这对安徽经济的带动效果明显。
“先进制造业是合肥的支柱产业。我们在加工这块突出,和长三角联动多。产业链中有不少是长三角转移过来的,也带动了整个制造业往智能方向发展。”她说。
同时,产业梯度转移对于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也作用显著。
江淮汽车品牌部公共关系业务主管王冠勇对记者指出,这几年合肥受到长三角辐射和带动,一大批优秀的零部件企业都开始进驻合肥,做了一系列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了合肥相关产业链。“特别是新能源企业领域,多个企业围绕这个领域布局,例如在电池、电机、电控 、零部件形成配套,在整个产业链都实现了本地化的布局。 例如,为上汽集团配套的几家企业目前在合肥都有生产基地。”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上升至国家战略,合肥也在进一步加强和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来吸收发展红利。
以合肥高新区为例,该区经贸局对记者表示,他们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军民融合等产业,从长三角地区引进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生产规模大的骨干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截至2018年9月,长三角地区在合肥高新区投资额超亿元的工业项目达32个,总投资超45亿元。
“此外,我们还在对接长三角科技中介机构,与位于上海的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中国分会、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合作,鼓励园区企业和科研单位与长三角建立产学研联盟。”
同时,林斐也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也要注意差异化发展。安徽要多层次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产业链上要继续发展制造加工,提高先进制造业水平。“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产业整个分工的加快,最终会形成水平型网络化的产业分工体系,以前是以要素禀赋来做产业分工,现在则是产业紧密关联做网络化分工。”
申请“商转公”需要原商贷银行同意申请人提前结清全部或部分贷款,并出示《合肥市个人住房商业贷款转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确认书》。
2025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7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
截至今年6月底,安徽全省建成智能算力规模超35000P,是2023年10月政府开始调度智能算力重点项目建设时的12倍。
届时,合肥人北上北京可以缩短半小时,南下香港可以缩短一小时,前往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山东半岛等经济圈都将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