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系列成果,上海的科学家牵头了其中五项科研成果。
今年一季度,上海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目前,上海聚焦大模型、光电量子、智能传感、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前沿赛道,启动建设了12家高质量孵化器,已孵化出36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36家估值超亿元的企业。
今年一季度,上海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
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
上海将加强对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
不管AI也好还是其他领域有多大的进步,最终要有自己批判性的思维,并做好基础研究的训练
上海鼓励各区对区域内全年营收超20亿元、且增速超全市平均增速1.2倍的软信业企业给予奖励。
第一财经记者7日下午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今年1-5月,上海市软信业营收总规模超6900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国14.3%的平均增速。
团队在人工智能(AI)热辐射超材料领域取得重大原创突破,构建了一个热辐射超材料逆向设计AI模型
王晓东日前撰文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根本不同于过去,已经有能力,也有必要,推动教育从“筛选”走向“激活”。
2024年已有超过20个内地中餐品牌进驻香港
上海作为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已形成覆盖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技术的完整研发体系。
他认为,越接近通用智能越要保持敏捷治理,形成创造技术与社会良性互动,否则带来的危害也可能是颠覆性的。
一些曾经被网友们戏称为“天坑专业”(如生化环材)的专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早已“出坑”,部分专业的就业率和起薪皆居前列。
瞄准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AI for Science、量子科技等领域。估计一百亿的未来产业基金最终会撬动至少三四百亿的资金规模。
随着上海逐步实现成为国际技术和创新中心的目标,MWC上海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麦可思2025年版就业蓝皮书显示,2025年月收入较高的10个本科专业中,七个可以归为EE领域。
14家企业和机构将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的有7项。
曹德旺表示,福耀科技大学从体制上、机制上对标斯坦福大学;首年招50个学生,预算是8亿。
第一财经高级记者 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政策,长三角一体化,以及交通、食品领域。欢迎交流:jinyezi@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