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江大河》夺年度最高分,侯鸿亮、孔笙回归口碑为王

第一财经 2019-01-07 19:28:11

作者:陈汉辞    责编:李刚

《大江大河》成为豆瓣2018年度评分最高的大陆剧集,如果第二部也能实现口碑与收视的双赢,那么,该系列将打破“国剧系列不过三”的市场魔咒。

在豆瓣网上,5万多名网友为1月4日收官的电视剧《大江大河》评出了8.9的高分,成为2018年度评分最高的内地剧集。

《大江大河》开播期间蝉联CSM52/55城收视冠军,豆瓣最终评分为8.9。图片来自网络

“就像看着长大的孩子要离开了,有种无言的失落感,很痛。”随着看清闵厂长真面目的宋运辉的调离、雷东宝在爱妻墓碑“思念如马,自别离,未停蹄”的悲恸,粉丝们在《大江大河1》收官后依旧恋恋不舍,含泪在弹幕里聊起过去一个月的种种情愫,揣测着主人公未来命运的发展方向。

失去了水书记照顾的国营企业高管宋运辉在未来事业上会遇到什么?缺少文化知识素养的乡镇企业书记雷东宝带着小雷家会走向衰败吗?杨巡在个体户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能找到想要的尊严吗?

有这些疑问的观众,可以在该剧制片人侯鸿亮发布的《大江大河2》预告片中找到答案:宋运辉调离到东海项目任筹备组副主任,一个“副”字就意味着宋运辉在东海化工也无法远离金州化工时的各类斗争;雷东宝新婚之后,事业并不顺利,甚至被公安部门带走;宋运辉在“搭救”中,看到雷东宝对姐姐宋运萍的深情,在接雷东宝出来的当天,两人紧紧拥抱,冰释前嫌。

“这样的播放热度基本符合预期,因为这部戏讲述的是很多人经历的一个时代,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已在新戏开机现场的侯鸿亮在忙碌中接受了第一财经的采访。

公开数据显示,《大江大河1》开播期间蝉联CSM52/55城收视冠军,25天收视率持续破1,并创下收视率1.419、市场份额4.99%的佳绩。网播量连续15天位列电视剧榜单第一,长居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这三家播出平台热度第一。

雷东宝的扮演者杨烁在拍戏间隙认真看剧本。图片来自网络

《大江大河1》的热度,与《琅琊榜1》、《欢乐颂1》不相上下。而这些剧集背后,都是同一个制作方——被业界冠以“业界良心”、“处女座”制作团队的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下称“正午阳光”)。

在制作初期,正午阳光就把《大江大河》分为两部,第一部讲述1978年至198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人生故事,第二部则延续主人公1988年到1998年的第二个十年。《大江大河2》依旧是王凯、杨烁、董子健领衔主演,三人的事业与爱情的戏剧冲突会更强,成长的故事与环境更具时代感。

相比《欢乐颂2》、《琅琊榜2》的口碑与热度呈现变化,《大江大河》系列如果想继续双赢,好故事、好演员、好制作等各个环节需全部发力,才能持续火爆。

《大江大河》能否打破“国剧系列不过三”的魔咒,不但是侯鸿亮团队最警惕的,也是市场最关注的。

剧本大纲写了7个月

“我们并不想把《大江大河》做成一个应景的产品,因为对原著小说的喜欢,大家是真情实感地想表达改革开放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回忆起创作过程,改革开放同龄人侯鸿亮还是很感慨。

2009年,阿耐代表作之一《大江东去》出版,小说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描述了从1978年到1998年的整整二十年间,改革开放实践者们在这个历史性阶段中的挣扎、觉醒与变异。

国营经济的代表宋运辉从小顶着“地富反坏右敌特”的身份,忍受着周围众人的疏离与政治上的歧视,但他把握住1978年恢复高考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成为国营企业金州总厂的技术员。由于政治上的敏感身份,早熟刻苦的宋运辉醉心钻研技术改革,一心扎根基层,竭力远离一切权势纷争,后来成为国营大厂的一方诸侯,却在惶然与痛苦中褪去曾经的信念与理想,蜕变为典型的官僚。

而宋运辉的姐夫、农村改革者的典型代表雷东宝,却在小雷家村如火如荼地上演惊心动魄的改革大戏。军人出身赋予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他拎着脑袋走在政策的前面,大胆带领全村人承包到户,办砖厂、电线厂,冒着投机倒把、扰乱计划经济秩序的罪名闯出了一片天地,最终却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被时代淘汰。在宋运辉和雷东宝之间,个体户杨巡则从夹缝里艰难挣扎出一条生路。

小说出版后,美誉颇丰。除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外,诸多评论认为,这部全文长达150万字的长篇小说在格局上更接近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野心上更接近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

2010年,因《闯关东》、《生死线》等剧的成功,孔笙、侯鸿亮团队已被业界视为“国剧门脸”。机缘巧合下,侯鸿亮看到了小说《大江东去》并被深深吸引,“源于小说难得的真实感,这是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时代,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

当时,《大江东去》的影视改编权在另外一家公司手上,而《欢乐颂》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最终,眼光独到的侯鸿亮将两部作品的影视改编权一同买了下来。

没想到的是,现代都市题材的《欢乐颂》拍摄完成之后,火爆了整个网络,甚至比现在的《大江大河》更甚。

“那是因为一部剧需要找到适合的编剧来改编,这是很重要的。”侯鸿亮认为。

事实上,当拿下改编权后,很多人都会问一句,80、90后的年轻人会看“土得掉渣”的《大江大河》吗?孔笙与侯鸿亮一开始对市场预估也略为保守,但他们希望《大江大河》还是能先吸引感同身受的那一代人,若要年轻人也喜欢,还需要真实的时代代入感。

这就使得剧本创作需要真实,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台词。

2016年,侯鸿亮找到两位编剧,一位是与宋运辉经历略有相似之处的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编剧袁克平,其电视剧代表作有《国家行动》、《下海》等热播剧;另一位是业界知名编剧唐尧,他的很多作品也在市场与口碑两方面表现不俗。

而导演组“真实”的高要求使得单是写大纲就用了7个月。基于原著基础,主创团队最终选择了一条以史实为途径的严谨创作路线,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三个典型形象分别印证了特殊历史时期中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

两位编剧坦言写得很艰难。

宋运辉姐弟上大学遇到政审阻碍这一部分,原著只有寥寥几句,电视版做了很多细节上的补充。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对比阿耐的原著,宋运辉姐弟上大学的政审阻碍,原著只有寥寥几句叙述。编剧则设计了背诵文件以及宋运萍让出名额等情节。其中,背诵文件就是受争议的地方:为了能够上大学,在烈日下,宋运辉站在镇革委会院中一遍遍背中央文件和《人民日报》关于高考政策的文章。

有人觉得这太“设计”了,偏浪漫主义,不是特别真实。也有人问,那个时代的人敢不敢站在那儿?编剧的理解是,作为十几岁的孩子,宋运辉心里也有恐惧,但他没有退路。

而这样的处理最终还是打动了观众,“设身处地为宋运辉想,为了不再回去喂猪,他只能独自站在那里一遍遍地背。不是背给李主任听,而是给自己,这是他唯一的‘武器’,这是符合宋运辉较真的性格特征的”。

为了时代感,剧组投入翻倍

这种真实还需要真实的环境,“因为只有氛围真实了,才会传递给观众真实的感受。”侯鸿亮希望《大江大河》能够成为时代真实的记录者,这背后的代价就是真金白银的支撑。

“主要是美术的投入比较高。要做到整体氛围符合那个年代感,要费很大的劲儿,并不是在影城里找到差不多的景改造一下就可以拍。我们用的是笨办法,基本上,我们不是自己搭景,就是找到保留当年样貌的景进行改造。” 侯鸿亮也很诧异,很多四十年前的场景,已经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消失。

为死磕“置景”难题,主创团队用20天的时间在泾县造起一座雷东宝所在的“小雷家村”,还原四十多年前的乡村景象;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他们甚至在前年就移植了一棵大树,种在“小雷家村”村头,被观众戏称为“正午装修队”;而在宋运辉所在工厂的大厂房里,置景还搭建了很多工厂里的家、工厂里的办公室与会议室。

除了场景,导演孔笙对道具和服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细节到女演员扎头发的皮筋样式、怎么扣扣子。

导演孔笙在给演员们讲戏。图片来自网络

导演孔笙对此有着坚定的看法:“我们拍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剧,希望观众能够认可它。如果拍得不像,这个戏的真实性就会打折,我们特别想让观众能回忆起那个年代的事情。我觉得这可能比你编织一个特别的情节还要起作用,因为它会很感人。”

这就是创作的一种态度。

新技术的运用也是这种创作态度的体现。为了展现那个年代的恢弘气韵,剧组首次采用了2.66∶1的超宽画幅,通过变形银幕让画面兼具立体感与电影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呈现当时的景色与细节。

剧组首次采用了2.66:1的超宽画幅,通过变形银幕让画面兼具立体感与电影感。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种镜头语言下,郁郁葱葱的树、潺潺的流水声都映衬着七十年代青山绿水下小人物命运的波澜不惊与跌宕起伏。

技术的运用也帮助观众通过剧中各种细节来获得满足感,比如宋运辉在镇上背文件的时候,身上红色的汗衫干了湿,湿了干,汗水在他的汗衫上结下一层汗渍,让人一看就知道当时的天气有多么炎热,当时的宋运辉是多么煎熬。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单是美术与摄影新技术的投入成本,《大江大河》就是同类题材项目的两倍甚至更高,但这并不等于该剧总投入是同类项目的两倍。在侯鸿亮的把控下,团队任意一部剧集里演员的片酬都不会超过50%,可以使成本比较合理地分配给各生产部门。

“要保障的地方太多了,可能很多人不去看你需要保障的地方,但是我们是过不去的。当然这要看剧本身所追求的,每一部的侧重点不同。”侯鸿亮说。

放慢速度,赢取口碑更重要

至于《大江大河1》的市场回报(电视台与网络平台的版权销售)情况,制片方并未透露,但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大江大河1》的收益应该与其口碑、收视成正比。

不过,对于目前的正午阳光而言,三项收获中,高口碑更为重要。

2011年,孔笙带着李雪、孙墨龙两位导演成立了正午阳光,注册资金为300万元,2014年,侯鸿亮辞职,加盟正午阳光,定位是独立制片公司,目标是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做品牌化发展。

“公司的品牌化,公司不想做上市,但会和上市公司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只专注做内容。”侯鸿亮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这样表示。《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相继登场,口碑与收视均爆棚,五年计划提前实现。而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与稳定又优秀的创作班底,正是资本最渴求的那类企业。

在各类资本追逐后,2016年初,华人文化基金旗下的苏州志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正午阳光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5%股份;几个月后,正午阳光投资人(股权)又一次变更,该公司的股权上升到35%。

华人文化与正午阳光并未签署对赌协议,正午阳光的团队算是没有束缚。有了资本的加持,可以生产更好的内容,但这并不表示正午阳光可以一成不变地保持初心、一年只打磨一两部戏。

2016年,正午阳光出品的戏就有五部,从工作量上也不允许“黄金三角”共同打磨一部精品,由此,五部剧变成了孔笙以及孔笙的“弟子”分别执导。

《欢乐颂2》因为疯狂的广告植入而广受诟病。图片来自网络

但从饱受诟病的《欢乐颂2》的疯狂广告植入,到《外科风云》涉及的医疗题材的专业性问题,再到《琅琊榜2》的收视不如预期,一向以作品细致精良见长的正午阳光也被质疑内容注水严重,舆论更是毫不留情地认为它被资本冲昏了头脑,生产速度过快。

去年9月,正午阳光发布公司业务板块调整公告,宣布“调整业务板块,取消艺人经纪业务,全部精力投入到内容创作中”。重新梳理业务后的正午阳光,一个最直接的变化就是速度放慢了。整个2018年,正午阳光都没有作品播出,直到上个月《大江大河》与《知否》问世,“正午出品,必属精品”再次得到观众认可。

“一个是你要和这个市场上其他剧做一个比较,如果别人做过的一些剧,可能我们就会放弃,如果是我们能力不所及的剧,我们也会放弃。其实我这两年放弃的剧是更多的。”正午阳光下一部着手要做的剧是《独孤闭》,这又是一个宋代的故事,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宋仁宗。这并不是一部大IP,但侯鸿亮喜欢里面的两句话:上敬天命,下畏人言。

这个简单的行事哲学,大概也是重品牌的正午阳光跨过影视行业调整时期的法宝。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