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北京“两会”划重点:日常抓、抓日常,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

第一财经 2019-01-14 15:36:28

作者:章轲    责编:汪时锋

对于是2019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具体措施,陈吉宁表示,将把柴油货车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制定移动源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严格执法并实行闭环管理。

在连续两年收获了大气污染防治合格成绩单之后,北京市表示,2019年将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今天(14日)上午开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9年,北京将坚持日常抓、抓日常,突出移动源、分散源污染治理,坚定不移打赢蓝天保卫战。

《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要在“十三五”规划目标即56微克/立方米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圆满完成了国家“大气十条”规定的目标任务。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摄影/章轲

2018年3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丹枫公园的植树现场,陈吉宁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采访时曾表示,“今年北京继续努力,继续改善。现在大家都在努力。”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是:“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力争继续下降。”

陈吉宁当时分析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突出问题歼灭战,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随着第一阶段治理任务完成,污染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任务异常繁重,要充分估计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打好攻坚战,又打好持久战。

2018年,北京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PM2.5年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污染天数15天,比2017年减少9天。

“接下来要继续下降难度很大。今年的目标正在制定当中,我们肯定会力争持续下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对记者表示,接下来几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可能会出现波动,比如出现比51微克/立方米更高的情况。但从长期看,PM2.5属于波动下降的趋势。

陈添介绍,北京正在研究用PM2.5三年滑动平均值来评价空气质量,下一步有望实施。这样评价能最大程度将气象条件的影响降低,来体现“人努力”的成分,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清华大学副教授邢佳介绍,经过研究,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来自本地和周边的共同改善,可以看出,本地减排贡献占5成,周边减排贡献占2成,气象因素占3成。长期来讲,区域减排最主要,短期波动尤其是重污染期间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特别是重污染形成和消散过程。

北京市城市景观。摄影/章轲

对于2019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具体措施,陈吉宁表示,将把柴油货车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制定移动源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严格执法并实行闭环管理,鼓励淘汰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车,支持发展新能源货车,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和环保标识管理政策。

同时,健全扬尘治理工作机制,在规模以上工地实现视频实时监控,严查严罚扬尘违法行为,全面加强裸地扬尘治理,实现各级各类道路清扫保洁全覆盖。深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对石化、印刷、汽修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防散煤复烧反弹,巩固无煤化治理成果。组建市区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北京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今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北京生态环境整体是在改善的,比如,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也都有所提高。

常纪文注意到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目前的环境污染是结构性的提法。他认为,“应围绕首都的核心功能,把一些非首都的功能淘汰出去,这样可以减少北京的结构性污染。在淘汰非首都功能的产业的同时,通过腾笼换鸟让一些创新型的企业留下来。”

常纪文说,北京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还强调了控污和减排,强调工程性治理大气污染,以及通过加强管理城市管理,如对机动车的管理,通过多规合一等手段,实施大气环境管理的精细化,这些做法也将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示范。

在其他控污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方面,陈吉宁介绍,今年北京还将注重提升森林质量,实施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新增造林绿化25万亩,推进温榆河公园、官厅水库八号桥湿地恢复等一批项目。制定实施交通综合治理年度行动计划,改善绿色出行条件。开通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新机场线一期3条轨道新线,运营总里程达到699.3公里。编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清单,实施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