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将要公布之际,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大在该区域的布局力度。
15日(今天),在由深商总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五届深商全球大会上,蓝思科技和中集股份均表示,要立足大湾区,抓住机遇,加快企业的发展。它们或是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力度,或是重新构建全球运营体系。
蓝思科技创始人周群飞说,2003年蓝思科技在深圳创立,2015年蓝思登陆深圳创业板,如今蓝思集团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十多家子公司的高科技上市企业,蓝思的血液中流淌着深圳的基因。现在,立足于深圳这个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蓝思投资的领域越来越多,除了玻璃,还越来越注重整合产业链。“所以大家以后不要说蓝思只做玻璃了,蓝思对于产业链的整合非常完整,为客户提供的是整体解决方案,从产品材料、设计、工艺,到做出新产品,我们跟很多品牌都有联合实验室,为他们研发未来几年的产品。”
她说:“我曾经收购了很多台湾的企业,总结他们的失败经验,发现都是因为投资失误,在技术方向明朗的情况下,有几条技术路线,他们百分之百投一条路线,结果全军覆没。蓝思一直跟着客户、跟着市场需求、跟着消费者观念走。”
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EO兼总裁李贵平也表示,要立足大湾区,重新构建以“智能互联”为核心的全球运营体系。
他说,中国是庞大的超级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充满全球视野。具体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有发达的交通物流,蓬勃的创新高地和强大的产业集群。我们站在这个独特的位置,具有这么多优势,应该成为中国的门户之一。
李贵平介绍,要围绕智能互联,重新构建全球运营体系,包括灯塔工厂数字化、组织重塑、追逐营收成长的颗粒化机会、搭建智能半挂车平台,来丰富“全球运营、地方智慧”的内涵,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已经基本上放弃了在一个行业里所有细分市场全面增长的追求,转而捕捉颗粒化机会。”李贵平说。
夯实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底座,支持搭建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专用科研网络,争取扩大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探索建设算力服务平台,提升全球数源中心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广州国际信息枢纽地位。
毛利率从2020年的近30%下滑到2024年的不足16%。
立讯精密表示,电子制造业供应链企业通常与客户商定采用FOB模式(Free On Board“离岸价”),供应链企业不需承担关税。
我这次上会提交了三份提案,聚焦如何提升广东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建言献策,具体包括:促进和鼓励国际组织在广东省设立办事处、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际创科中心、促进大湾区数字人民币应用。
如何进一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如何更好地加强粤港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