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与传统信贷错位博弈,消费金融发展突飞猛进

第一财经 2019-01-18 19:09:34

作者:杜川    责编:于舰

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很好,2019年的关键字是“变”。

新经济形势下,参与消费金融市场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挖掘消费金融领域,纷纷出资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已达23家;另一方面,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电商背景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众多的网络小贷牌照共同组成了主体多元的消费金融市场。

《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37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但值得注意的是,短期消费贷款比重仍保持上升态势,金融业整体在去杠杆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车道。

1月18日,在中国消费金融高层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很好,2019年的关键字是“变”,消费金融相关政策已经出现了本质性的、方向性的调整。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凭借其自身优势大力拓展与商业银行错位发展的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

与传统信贷错位博弈

自从2014年银监会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开展异地业务以来,各家消费金融公司都在不断拓展城乡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抵押物欠缺和征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成为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而这些群体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正是与传统信贷业务错位博弈的机会。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布局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无暇”顾及的细分领域,范围涵盖大众消费、婚庆、家政、养老、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

从《报告》调查数据来看,消费信贷的用途较为宽泛,满足了客户在各个方面的消费需求。相比比重方面,买家电占比为26%,教育培训、旅游、家庭装修和非车交通工具比重分别为16.4%、10%、13.6%和7.8%。

金融消费多场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消费金融企业目前正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行业资源配置效率。“中国风控团队使用的科技是整个集团最先进的。在中国做出信贷审批决定,时间只需要十三秒。”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奇曾表示,捷信集团每个月需要做六百万到七百万个信贷决定,其中有两百万个决定在中国发生。特别是在双十一或其他购物季,信贷决定数量还会上涨。

此外,在新监管和去杠杆形势下,通过不断开发消费新场景并嵌入金融服务将是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发展方向。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认为,消费金融结合场景化去发展,不仅依托与线上线下旅游教育简单的行业分布,也可以结合新销售新零售等领域,在结合科技手段有一些立体化的场景布局。此外,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结合,比如说在自贸区有一些免税店,对外开放的实体策略,我们消费金融也应该跟上。”

发展仍待政策完善

由于覆盖人群范围较广,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着借款端违约率上升、部分借款人恶意拖欠、风控能力不足、借款人逾期严重等难题。因此,消费金融公司亟需加强反欺诈、资产审核、风险管理等能力,以应对风控。

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金淑英表示,消费金融的行业在助力转型,扩大内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来看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市场竞争力也较薄弱,所以更加需要得到各方面进一步的关心和支持。

对于未来消费金融发展政策的建议方面,业内专家一致认为,首先要将各类消费贷企业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目前,从事消费贷款的机构类型较多,各类机构归口于不同的监管部门。如小贷公司归口到地方金融办,P2P类公司归口到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与会专家建议,进一步加速监管体系的整合,减少“灰色地带”出现的几率,最终实现所有从事消费贷款类业务的企业接受统一部门,统一标准的监管;同时让消费者享受到相同标准的保护。

第二,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消费金融公司融资途径;第三,不断发掘长尾客户和利基市场,挖掘潜在客户需求;第四,加强内部风险管理。

最后,建立完备的个人征信系统。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是无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个人资信状况和信用报告的全面程度影响其贷款情况,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可以使消费金融公司针对不同资信的借款人实行差别化的息率来降低自身的风险。

《报告》建议,应建立中国特色的个人征信体系,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协同发展的模式。以央行为基础,多元化征信主体并存,依据金融科技手段,积极支持多元化征信尤其是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同时,建立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加强惩罚力度。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