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英美自贸谈判听证会今举行,美国欲施压英国放弃欧盟标准

第一财经 2019-01-29 17:58:57

作者:冯迪凡    责编:盛媛

英国看上的是脱欧后重获贸易谈判自由权,而美国看上的则是监管松动后英国市场的机遇。

没有了欧盟的保护,英国能从和美国的双边自贸协议谈判中占到便宜吗?

29日,英国议会将就脱欧B计划进行表决,悬而未决的结果令英国脱欧前景依旧堪忧;同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按计划举行针对英美自贸谈判的听证会,希望在英国脱欧后的第一时间同英国进行谈判。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美国业界和游说团体提前提交的证词,美国企业正在努力游说特朗普政府向英国施压,迫使后者放低食品、汽车排放等多领域的标准,并将此作为英国脱欧后达成自贸协议的先决条件。比如,英国需要在转基因作物、禁止在肉类生产中常规使用激素等标准方面作出妥协。

如果英美能达成一份消除贸易壁垒的双边自贸协议,在2030年前将令双边贸易每年增加400亿英镑(约合526亿美元)。

要求拥抱美方标准

在英国脱欧后,英美将积极商讨一份自贸协定的可能性。2017年7月,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就成立了一个部长级美英贸易投资工作组,为英国正式退出欧盟后的双边自贸谈判探路。

2018年10月16日,USTR正式致信美国国会,拟同英国展开自贸谈判,并在发给国会的信件中指出,美国和英国是全球第一大和第五大经济体,考虑到英国目前仍需处理脱欧事务,双方的贸易谈判将在2019年3月29日后“尽快展开”。

虽然目前英国脱欧前景不明,但英美仍对达成这份协议的兴趣很大。就在本月2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会见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亨特(Jeremy Hunt)时,重申了对这份英美自贸协定的支持。

据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此次听证会于29日当地时间9点30分开始,分为5个听证小组进行,预计持续到下午3点40分结束。

其中,每个听证小组中分配了4~6名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学者与业内代表,预计将听取来自农业、商业和劳工团体的不同意见。其中既包括国家猪肉生产者委员会(NPPC)、美国谷物协会(USGC)、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等代表农业食品与药品等领域利益的组织,也有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美国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SIFMA)等。

此前,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已经明确为此次谈判定调,即未来任何与英国的协议都将取决于英国是否接受取消欧盟食品安全规定这一前提。

目前,英国在食品安全方面仍执行欧盟标准,而欧美之间长期在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监管差异。美方希望在英国脱欧后,英方可以摆脱这些监管“桎梏”,拥抱美方标准。

农业和汽车业被盯上

实际上,第一财经记者从USTR获取的文件中可以看出,美国公司和行业机构,特别是农业企业,希望美国谈判代表消除多个监管“障碍”作为达成美英贸易协定的先决条件。

在华盛顿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农业游说团体——美国农场局联合会(AFBF)在提交的听证文件中指出:“必须将对美国农业和食品系统的安全性的全面认可纳入(贸易协议)中。”此举将为那些已在美国市场得到许可、在英国却因欧盟规定被禁止的产品敞开大门,其中包括转基因马铃薯以及使用生长激素的猪肉与牛肉。

美国全国猪肉生产者委员会代表了全美6.7万名养猪户。该协会要求“消除英国目前施加的关于猪肉的所有卫生和植物检疫障碍”,包括不再禁用生长激素、放宽对抗生素使用的严格规定以及停止对每头猪肉躯体进行无绦虫的检查确认,因为美国寄生虫的发病率“极低”。代表美国蔓越莓和小麦种植者的贸易机构则表示,将寻求放松欧盟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严格规定。

第一财经记者还在相关文件中看到,一些听证材料抱怨欧盟的许多限制“十分专横”,要求在谈判中让英国实行新的“基于风险”的农业政策,即需要证明产品在被禁止之前的确会造成损害,而不是仅仅基于理论威胁就禁止进口。

代表美国汽车工业“三巨头”的美国汽车贸易政策委员会(AAPC)则在提交的一份意见书中写道:“在理想情况下希望双方能相互承认彼此的汽车安全和环境标准。”目前英国所遵守的欧盟排放标准要比美国严格,此举可能会使美国制造的汽车在英国排放更多二氧化碳。

欧盟智库交通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图博(Cecile Toubeau)对此评论道:“很难看出互相承认安全和环境标准将如何惠及英国的公民和消费者。在空气质量方面,美国标准略严格,但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标准却没有那么严格,而且(双方)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不过,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近期再次保证,英国不会因脱欧而放宽环境标准。(实习记者郝爽言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