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27日晚间披露2018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5.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高达115亿元,增幅16.89%,净利润6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8%。
同时,公司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公司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司以2018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00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42.54亿元。
年报显示,伊利股份液体乳产品本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6.79 亿元,较上期增加99.13亿元,同比增长17.78%。奶粉及奶制品本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45亿元,较上期增加16.16亿元,同比增长25.14%。冷饮产品本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97亿元,较上期增加3.91亿元,同比增长8.49%。
伊利股份表示,根据行业发展情况,2019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900亿元,利润总额76亿元。公司称,该经营目标受未来经营环境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
截至今日收盘,伊利股份报26.63元,涨1.37%,总市值1619亿元。
国内乳业自2021年9月陷入超3年 “寒冬”:原奶价从峰值跌超30%,行业竞争却 “卷” 到白热化、消费热情低迷,连蒙牛、伊利都承压——蒙牛营收净利润双降,伊利更是遭遇上市首份收入下滑财报。不过转机已现:2025年三季度末或成原奶价止跌拐点,供给端奶牛存栏去化近临界点,中小牧场三季度末资金压力将加速出清,叠加双节旺季需求托底,原奶市场将从 “过剩” 转 “紧平衡”。而伊利已率先破冰,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3.4%(去年同期降 9.5%),扣非净利飙涨32%,靠提前梳理库存握定价权,奶粉业务(婴配粉市占率登顶)、冷饮业务(二季度增速38%)双线发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伊利估值被低估,乳业寒冬将过,伊利的 “新春天” 已提前敲门?
共28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
第一财经“壹评级”2025年首次评级报告
新泉股份今日涨1.77%,有3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4.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