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读者热捧的黑人女作家沃德,并未打破种族与文化隔阂

第一财经 2019-03-08 10:22:59

作者:俞冰夏    责编:李刚

过去几年,沃德的小说一直长居美国文学类销量榜前端,且几乎是唯一一本我在美国各地咖啡馆、飞机场或者公交车上总看到有人在读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文学叙事逐渐私人化、私人叙事又被全盘政治化的时代,当代读者,或者说广义上社会生活的所有参与者,面临一种全新的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困境——我们究竟该用怎样的标准来衡量与看待与我们同处于这个全面扁平的世界,却与我们过着全然不同生活的人群?

如果说后殖民文学自身携带的猎奇色彩,至少不否认其道德甚至动机上可疑的成分,如果说以阶级差异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至少不否认其推动社会革命的主动积极性,那么当下以种族、性别等身份为主导,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少数族群作家的私人叙事文学,究竟是在尴尬的政治剧里扮演自我陶醉的角色,还是在尴尬的卖惨独角戏里索取质朴的共(同)情?在把个人生活想象成集体政治,又把集体政治还原入个人生活的“第一人称时代”,“我们”免不了拷问自己,究竟谁和“我”正组成这个复数名词?

杰丝明·沃德在密西西比她曾祖母的老屋前

不妨拿来自美国南部的42岁黑人女作家杰丝明·沃德(Jesmyn Ward)当一个案例,来理解这问题。过去几年,沃德的小说《歌唱吧,无法安息的灵魂,歌唱吧》(Sing,Unburied,Sing)一直长居美国文学类销量榜前端,且几乎是唯一一本我在美国各地咖啡馆、飞机场或者公交车上总看到有人在读的文学作品。小说毫无疑问带有强烈自传性质——这位女作家出生在新奥尔良附近亚拉巴马州贫穷的黑人农村地区。

成功跨越肤色、地域、社群、阶层之区隔的中产女作家

上世纪70年代前,美国北方工业城市及南部农村的黑人家庭,大多是所谓“工人阶级家庭”,也就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工厂有带福利的全职工作,笃信基督教,离婚率低,虽然经济不富裕,基本能在自己家乡维持生活。沃德的家庭则是1980年代美国工厂全部停工以后典型的贫穷黑人家庭,这类家庭十有八九由未婚或离异的单亲妈妈和多个同母异父的孩子组成,三代甚至四代同堂,女性从事全职体力劳动的情况下还要负责照顾孩子,因此孩子基本处于放养状态。由于无法找到正经工作,青壮年男性早早辍学从事贩毒、盗窃甚至谋杀等犯罪活动,很多因为毒品或黑帮的影响,不到20岁就死于非命。沃德喜欢用“鬼魂缭绕”来形容自己的故乡,每个角落里都有死去的亡灵,因为死去的年轻男性实在太多了。随便数一数与她同龄的亲朋好友,就至少有两只手的死人。

听起来当然政治不正确(取决于谁在听),沃德的家庭故事在美国黑人或者任何国家的底层穷人群体当中,都算不上多么独特的故事——当代私人叙事的中产阶级读者及由私人叙事延伸出的互联网政治活动家们,都至少自认为受过良好教育,“我们”的朋友里没有骗低保的瘾君子、初中没毕业的偷车大盗或者13岁怀孕的麦当劳收银员,哪怕这样的人并不少,且就在你眼皮底下。《歌唱吧,无法安息的灵魂,歌唱吧》受到空前的欢迎,有点新奥尔良烤翅的意思,属于穷人的故事或者食物被贩卖给了与沃德的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上中产阶级群体——这些人对底层穷人生活、对贫民窟文化的了解程度显然很低,十分容易被情感收买——越是对对方一无所知,“博爱”的基础显然越强。

沃德在写作班里训练出来的一套可与前苏东作家比拟的抒情赞美诗一般的写法,自然十分打动人。作为沃德非黑非穷的目标读者,你能看到的不是性格复杂的个人在人生这场艰难战争上屡战屡败,不是厄运降临在贫民窟堂·吉诃德的脑袋上,甚至不是巴尔扎克式或者狄更斯式的愤怒,而是一些、一群纵然不完美但“依然美丽”的灵魂在一片、一串纵然算不上秀丽但“充满爱意”的土壤上遭遇似乎与他们本人并无切身关系的、带点(不得不提的)集体主义式的不幸。

读杰丝明·沃德,很难不看到一个十分讽刺的事实——越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越是集体主义的。杰丝明·沃德是个完完全全第一人称叙事的作家,在《歌唱吧,无法安息的灵魂,歌唱吧》之前,她写过一本回忆录叫作《我们收割的男人》(Men We Reaped),记录了沃德本人的成长经历,以及身边包括她亲弟弟在内的5名年轻男性的意外死亡。

很显然,沃德的视角是个有点天真的年轻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她是个贫民窟里的好学生,也就是异类。在母亲当清洁工的那个家庭资助下,杰丝明上了私立中学,之后又上了斯坦福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她不断怀念自己的亚拉巴马“根”,不断回家“寻根”,但事实上她“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知道”很多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在贩毒、吸毒;她父亲是个没有正经工作的负心汉,相当普遍的贫民窟男性人格,但她始终认为父亲的问题是“过于浪漫”或者“长得太过英俊”;她弟弟早早辍学,靠打零工和贩毒为生,但在她眼里弟弟“总能在生活中看到美的一面”;而她本人,则毫无疑问,是这一整套生活的受害者,她在纽约的车水马龙当中找工作,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在没有天空、没有树的地方生活?”

对热爱写回忆录的年轻作者来说,天真与自恋都不是什么值得讨论的现象,然而《我们收割的男人》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两字。杰丝明·沃德写到的身边5名年轻黑人男性,分别死于吸毒过量、枪杀、车祸、自杀。他们恐怕性格各不相同,即便他们去世时都在20岁左右,都有不完整的家庭,都没上完学,都贩一点毒,都打一点零工,都没有多么美好的前景。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以及事与事之间的情感差异——具备传统文学属性的内容,我无法从沃德的叙事当中读出,相反,由于《我们收割的男人》很显然是沃德本人的私人政治叙事,可以说这些年轻黑人男性在她眼里本就生是同一个人,死是同一个鬼。

沃德似乎很明白这些年轻黑人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只是她既不愿意作契科夫式的斗争,也不愿意摊手做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就是说,既不想找到敌人也不情愿自责。她只能把一切归咎于笼统而不体现为具体敌人的“外部现实”——种族主义历史的现实、贫穷的现实、美国黑人的现实——恰恰没有任何一样与死者本人有一对一的关系。也因此,没有如上任何一种现实被严肃对待,唯有找对了对象的煽情,来化解一切解决不了的问题。

回到第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与我们不同的人群,这不是条单向街。文学史上有过很长时间贵族化的倾向,也在19、20世纪经历了无产阶级向上倒戈,但21世纪之前广泛被接受的理解是,人群与人群之间的隔阂,无论阶级上、性别上、国籍民族上或者文化上的,都是客观存在,并具有一定文学戏剧性的。打破隔阂是一种戏剧性,隔阂无法被打破是另一种戏剧性,彻底把隔阂碎片化、虚无化是又一种戏剧性。但到了一切“第一人称”的21世纪,第一次出现了一种拒绝承认隔阂,甚至想把隔阂——一种客观现象——从主观上消灭的不符合基本逻辑的奇特欲望。我们把指出差异简化成“XX主义歧视”,并进行全面封口,实则认可的是差距(而非差异)的客观存在。当“第一人称”叙事把自我放大为集体,并利用目标读者的虚荣与懒惰索取私人情感补偿,边界业已模糊的政治与生活语境也会愈加乱作一团,丧失理性,演变成某种白天档的肥皂剧。

人物链接

杰丝明·沃德(Jesmyn Ward),黑人女作家,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德利斯勒长大,于密歇根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就赢得过霍普沃德奖。她是斯坦福瓦勒斯·斯蒂格纳写作班成员,也是密西西比大学客座作家,目前担任南亚拉巴马大学创意写作学助理教授。2011年,以《拾骨》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杰丝明·沃德作品

 

《我们收割的男人》(Men We Reaped:A Memoir)Bloomsbury USA 2013年9月版

《拾骨》(Salvage the Bones)Bloomsbury USA 2011年9月版

《歌唱吧,无法安息的灵魂,歌唱吧》(Sing,Unburied,Sing)Scribner Books 2017年9月版

《当今怒火》(The Fire This Time:A New Generation Speaks about Race)Scribner Books 2016年8月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