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间,华润双鹤(600062.SH)发布了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25亿元,同比增长28.08%;实现净利润9.69亿元,同比增长14.95%;实现扣非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11.57%;实现经营性现金流14.69亿元。
据了解,华润双鹤是华润集团医药板块化学药平台支柱企业,主要从事药品开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业务分为3块:慢病普药业务、专科业务和输液业务。
慢病方面,公司多年来在〇号、糖适平、匹伐他汀钙片(冠爽)等核心产品经营中有所积累,聚焦在降压、降糖、降脂领域,逐步形成了慢病药物产品群,在降压领域形成全品类降压产品线;专科方面,重点发展心脑血管、儿科、肾病、精神/神经、麻醉镇痛、呼吸六大领域,并选择已经有产品基础的儿科和肾科作为首批发展的专科业务;输液方面,华润双鹤是较早进入输液领域的制药企业,目前拥有包括基础输液、治疗性输液和营养性输液等多品类输液产品。
记者注意到,华润双鹤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88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慢病业务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同比增长27%。这跟公司布局分级诊疗、医联体后基层市场的举措有关,公司以“TOP300县项目”和“赛科学院”项目为核心,加强对县域市场的布局,加大县级医院对基层终端的学术辐射。
去年10月,国家基药目录更新,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 417种、中成药268种(含民族药),基药目录的更新能够更好地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同时突出常见病、慢性病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在2019EBC易贸生物产业大会上,有医药投资人对记者表示,基药目录的更新不仅带来基层市场扩容,同时也使基层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药企应该进一步提升对基层市场的重视程度。
华润双鹤的短效降糖药糖适平(格列喹酮片)引进自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年销售额过亿元。2018年,糖适平抓住了进入基药目录的契机,也加大了公司对基层终端的布局。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去年8月,华润双鹤发布公告,公司通过湖南省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公开摘牌,以1.2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湘中制药40.65%股权。交易完成后,加上此前收购的45%股权,华润双鹤合计持有湘中制药85.65%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湘中制药的主要产品有丙戊酸镁、丙戊酸钠及丙戊酰胺,均属于抗癫痫类用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近几年限抗令、限输液的政策大背景下,以输液为主营业务之一的华润双鹤不得不调整方向,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完成湘中制药并购,华润双鹤成功布局精神/神经领域,获得覆盖全国精神专科医院的营销队伍及全国知名精神专家网络。
同时,华润双鹤去年以 8.48 亿元收购了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有限公司40%股权,实现完全控股。双鹤利民的主要产品包括硝苯地平、胞磷胆碱钠和厄贝沙坦等降压产品。通过收购,母公司华润双鹤将更好地整合资源,统一布局。
华润双鹤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围绕战略落地,积极开展外延并购,拓展并购寻源,寻找与战略领域匹配的优质企业。
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诊疗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
陈竺呼吁中法合作加强慢病的防控管理,共享生物科技成果与疾病治疗经验,开展国际多中心合作项目,推动更多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落地。
伴随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村卫生室从业的乡村医生步入老年,村卫生室从业者“青黄不接”的问题日益凸显。
职工体力活动少,睡眠障碍、超重是人群当中分布最广的前三个健康风险因素。
百特在上海、广州、苏州和天津拥有四家工厂,其中上海工厂以静脉输液生产为主,广州工厂以腹膜透析液生产为主,从最初就实现了本地化生产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