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波音和空客是目前全球民用航空领域的两大霸主,到底是波音强大还是空客更胜一筹。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对比角度,或许可以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波音历史更加悠久,成立于1916年,空客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成立后的二三十年里空客规模很小,两家公司真正的较量开始于本世纪的前10年,空客订单首次超越波音。
2007年-2016年的10年里,空客和波音分别获得航空公司9985架和8978架飞机订单,目前两家公司未交付的飞机订单分别为6126架和4615架。两家公司的产能接近,以各自明星机型为例,空客计划每月生产60架A320neo,波音每月可以生产57架737 MAX。
从公司体量方面看波音更大,目前全球排名52位,空客排名101位。2017年,波音实现营收958亿美元,高于空客的748亿美元,净利润92亿美元,也远超空客的30亿美元,市值方面,波音接近2000亿美元,是空客的2倍还多。
未来两个航空霸主的竞争还将继续,5个月内发生两起坠机事故的波音正深陷“旋涡”,对于空客来说,可能是个巨大的机会。
波音 空客大PK!最高的“战争”和永远的对手。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普惠GTF发动机缺陷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质量问题,更是引发了整个行业对技术伦理、供应商责任以及行业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
本土供应链凭借技术突破、快速响应和成本优势,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将不仅是单点技术的比拼,更是生态协同能力和供应链整合效率的较量。
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回应产品规划等问题。
从市场看,售价20万元以上、车长4米8的中大型车占据增程式汽车90%以上的份额,但是随着增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价格在不断下探,目前已下探至10万-15万元区间,很快会突破10万元的门槛。
“对于企业来说,征收高关税需要牺牲自己的利润,而设定最低价格对车企产品利润率的保持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