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呈现的是“2018第一财经·善商业论坛暨首届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论坛”的精彩内容。郑卫宁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郑卫宁,秦朔朋友圈发起人、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秦朔,伟尔集团中国总裁、GRI集团董事会候任董事吕建中和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思劼就“商业竞善时代的企业基金会”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
确实保证残障人士企业能按照慈善公益标准运行,如何做到?
如何看待未来5-10年我国企业基金会的发展趋势?
大规模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基金会如何实现依靠自我实力的闭环发展?
如何从社会责任的视角判断企业员工的幸福感?
我国企业基金会发展面临哪些实际问题?
怎样提升慈善公益项目的活力?
本期嘉宾主要观点:
郑卫宁:
借助互联网高科技手段,辅以新型劳务模式,可大规模解决残障人士就业问题
基金会的形式为残障人士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服务和管理环境
基金会通过制定企业“无障碍环境的支持”标准,保证了残障人士的生活水准
基金会拥有产权有助于项目按照慈善公益的标准运行
依靠高科技平台,残障人士企业可以依靠自我实力进行闭环发展
目前残疾人云客服流动就业达10万人,大规模就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岗位
企业对社会的态度决定了员工的生存空间和状态
残疾人企业基金会可在解决产业导入上起到重要作用
慈善基金会项目趋于雷同,慈善公益面临去行政化问题
需要提升慈善公益项目的活力
秦朔:
隐性契约决定企业必须对社会进行回馈,行善有利于企业经营
商业活动的本质是交换,要在产品服务和公正诚信上为善
我国基金会在资金的使用上应更多考虑投资持续运营
待遇不高导致我国公益组织优秀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
我国企业基金会总体独立性不高
中国企业家对于通过基金会践行社会责任的思考局限性较大
吕建中:
企业向善是社会进步的反映
如何定位企业基金会是目前的难题
精神传承才是企业公益基金会的核心价值
企业基金会的出发点在于用商业的模式低成本、高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监 制: 傅 娆
制片人: 吴 磊
责 编: 许姗姗
编 导: 臧 哲 周宝平
面对未来日益增多的挑战,除了坚持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外,保持适度甚至最大程度地开放,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完善休假制度以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并强调带薪休假的落实与优化。
亚马逊目前仍然面临垄断调查和市场竞争等挑战。
特朗普表示,如果不在美国生产产品,就将面临“数千亿美元甚至数万亿美元”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