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中国经济论坛图文频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企业如何行善才有利于经营?丨中国经济论坛

第一财经 2019-03-31 16:38:31

作者:程蕾    责编:程蕾

商业竞善时代的企业基金会丨中国经济论坛

本期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呈现的是“2018第一财经·善商业论坛暨首届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论坛”的精彩内容。郑卫宁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郑卫宁,秦朔朋友圈发起人、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秦朔,伟尔集团中国总裁、GRI集团董事会候任董事吕建中和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思劼就“商业竞善时代的企业基金会”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

 

确实保证残障人士企业能按照慈善公益标准运行,如何做到?

如何看待未来5-10年我国企业基金会的发展趋势?

大规模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基金会如何实现依靠自我实力的闭环发展?

如何从社会责任的视角判断企业员工的幸福感?

我国企业基金会发展面临哪些实际问题?

怎样提升慈善公益项目的活力?

本期嘉宾主要观点:

郑卫宁:

借助互联网高科技手段,辅以新型劳务模式,可大规模解决残障人士就业问题

基金会的形式为残障人士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服务和管理环境

基金会通过制定企业“无障碍环境的支持”标准,保证了残障人士的生活水准

基金会拥有产权有助于项目按照慈善公益的标准运行

依靠高科技平台,残障人士企业可以依靠自我实力进行闭环发展

目前残疾人云客服流动就业达10万人,大规模就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岗位

企业对社会的态度决定了员工的生存空间和状态

残疾人企业基金会可在解决产业导入上起到重要作用

慈善基金会项目趋于雷同,慈善公益面临去行政化问题

需要提升慈善公益项目的活力

秦朔:

隐性契约决定企业必须对社会进行回馈,行善有利于企业经营

商业活动的本质是交换,要在产品服务和公正诚信上为善

我国基金会在资金的使用上应更多考虑投资持续运营

待遇不高导致我国公益组织优秀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

我国企业基金会总体独立性不高

中国企业家对于通过基金会践行社会责任的思考局限性较大

吕建中:

企业向善是社会进步的反映

如何定位企业基金会是目前的难题

精神传承才是企业公益基金会的核心价值

企业基金会的出发点在于用商业的模式低成本、高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监 制: 傅 娆

制片人: 吴 磊

责 编: 许姗姗

编 导: 臧 哲 周宝平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十五五”时期 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

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72 10-24 10:46

中美经贸关系稳下来、好起来,有利于两国和世界|专家热评

从日内瓦磋商“关税休战”到伦敦框架的达成与落实,是中美经贸关系面临新变局的重要姿态调整。

6 143 07-10 13:45

特稿 | 邢自强:AI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和产业

鉴于人工智能革命影响的广度、速度和深度,短期内其对就业市场的扰动或将比以往技术革命更为剧烈。

44 06-17 20:37

“消费驱动”如何助力中国经济新增长

历史经验与大国发展规律昭示我们:可持续且有韧性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内需基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生产力持续释放的高质量制度体系之上。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国的战略选择已日益清晰——必须以消费升级为核心工具,以科技创新和精准有效投资为关键支撑,以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共同构建以内需为主体、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新引擎。

131 06-10 15:26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全面完成 商务部:有利于推动构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全面完成和未来的生效实施,将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确定性,有力提振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信心,为各国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86 05-29 17:0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