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断有上市券商披露融资计划。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统计,今年以来多家券商计划及实际融资规模超过千亿元。定向增发、配股、可转债、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等手段“轮番上阵”,成为券商融资的利器。
科创板跟投业务成为券商增资的又一动力。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市场上的主流声音是券商跟投比例大概率是发行股份的2%,跟投股份锁定期为两年,这将对券商资金面带来一定影响。为了给科创板项目准备充足的跟投资金,多家券商已紧锣密鼓的开展融资计划。
融资加码
今年以来,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已于今年1月披露了定向增资计划,将分别增资130亿元、134.6亿元。进入3月份,券商融资步伐加快,3月12日招商证券披露将通过配股募集150亿元;次日华安证券表示将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28亿元。
同时,亦有多家券商通过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的途径募集资金,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统计,自3月以来,华泰证券、东吴证券、华安证券、长城证券、华泰证券发行短期融资券已在央行完成备案,分别可融资216、113亿元、54亿元、47亿元;国元证券、招商证券、东北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财通证券、中信证券已通过短融共融资190亿元。在债券融资方面,3月以来通过发行公司债,海通证券募集50亿元,西南证券募集25亿元。
当前证券行业已进入到扶优限劣、加速洗牌的行业格局重塑期,“大者恒大、强者恒强、头部集中、弱者淘汰”的竞争格局正加快形成,资本实力雄厚、经营规模领先的大型券商将占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而目前券商净资本差距比较明显。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可比的103家券商中,净资本超过500亿元的券商有8家,介于3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的有6家,介于100亿元至300亿元之间的有30家,低于100亿元的有59家。净资本规模最大的是中信证券,达920亿元;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净资本分别为866亿元、713亿元;净资本最少金通证券,仅为0.9亿元。
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证券公司业务模式正在历经转型,资金运用类业务以及综合经营产生的收入及利润贡献逐渐提升,盈利模式日益丰富多元。多家披露融资计划的券商表示,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子公司增资及多元化布局、资本中介业务、资本投资业务、补充营运资金等。
助力科创板跟投
除前述增资缘由外,即将到来的科创板跟投业务成为券商增资的又一动力。
一家中型券商投行董事总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规定科创板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但目前,券商参与科创板项目的跟投比例、股份锁定期限还未明确,市场上的主流声音是跟投比例大概率是发行股份的2%,跟投股份锁定期为两年。目前,监管层更倾向券商及其相关子公司用自有资金跟投。
他解释称,科创板跟投股份锁定2年,意味着券商在短期内无法将自有资金变现,这将对券商资金的流动性带来一定压力。同时2%的跟投比例,也意味着券商跟投资金规模亦非小数目。
为了给科创板项目准备充足的跟投资金,多数券商已紧锣密鼓的开展融资计划。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北京一家中型非上市券商将通过股权和债权融资共同融资40亿到70亿元,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科创板跟投业务。
此外,招商证券披露将为其子公司增资105亿元;华安证券披露拟投入6亿元用于增资华富嘉业,扩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规模,拟投入4亿元用于增资华富瑞兴,加快股权投资和另类投资业务发展。有市场人士指出,增资子公司、加大股权投资业务,与科创板跟投业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大中型券商尤其是头部券商对资本金的需求更高,它们保荐的科创板项目大多较为优质,登陆科创板的概率更高;而部分小型券商更多的与大型券商联合保荐,它们持有少量的优质项目,但或因资本金不足或因缺乏定价能力而与大型券商合作,前者负责基础性工作,后者负责科创板业务的询价、承销和跟投。
豪悦护理的涨幅空间超16%,该股最新收盘价报55.76元,西南证券在4月18日发布的研报中给出了64.8元的目标价。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各家券商的“金股”名单中,获机构推荐次数最多的是格力电器、青岛啤酒,均获得4家券商的推荐。
以去年底成立的新公司入局,“接盘”底气是什么?
科创板始终锚定“硬科技”定位,以创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