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根本方向: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

第一财经 2019-04-21 21:07:03

作者:薛旭    责编:任绍敏

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出发,将“一带一路”重点从基础设施带动调整为产业投资带动,推动中国优质企业走出去,是支撑这一目标的主要选项,同时,也应成为针对不同国别“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的核心内容。

最近,中国政府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课题,这也成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研究的热点。针对这一主题,笔者认为,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出发,将“一带一路”重点从基础设施带动调整为产业投资带动,推动中国优质企业走出去,是支撑这一目标的主要选项,同时,也应成为针对不同国别“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的核心内容。

首先,从目标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最初的国际援助与产能输出,发展成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与行动。

而具体目标,则是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目标体系,为高质量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清晰标准,也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判断依据。

中国优势企业完全可以这一标准为准绳,针对各个国家的实际经济发展状态和当地市场特点,结合中国优势制造能力与知识,在共赢原则下,从促进当地就业与提升经济能力角度,在政府支持下,通过有一定规模的直接投资,促进当地产业升级,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其二,中国制造客观上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发展动力,也具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带动当地就业,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过去20年间,依托中国规模化的市场和中国高性价比的工程师队伍,中国已经在制造领域,形成了全球范围的低成本、高品质、高速度的竞争优势,这在手机产业中,有非常清晰的表现。

过去20多年,中国从完全不能制造手机,到现在全球手机三分天下有其二,且在制造产业链条中,客观上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形成了相互依存式的水平分工。技术先进国家在材料、核心技术与标准中,占据优势,而在制造领域,通过大量知识导入与创新发明,中国工程师客观上在产业制造环节构建出了明显优势。它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发达国家无法离开中国制造,二是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中低端手机,只有依靠中国。中国手机在非洲占据优势市场份额表明,中国制造是发展中国家加速现代化与生活水平提升最根本的动力和来源。

然而,完全依靠中国制造,满足全球大众需求,已经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承载能力,这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而最佳方式,是把一些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以产业投资形式,导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当地就业,发展中国品牌,助力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互利共赢良性循环,也是“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创新的核心基础。这也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

其三,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成为解决全球关于“一带一路”疑虑的主要手段。

一个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疑虑是,中国的海外基础设施贷款,可能让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陷阱。产生这样疑虑的根据是,过去60年间,发达国家曾经对非洲的大量援助并没有带来期望的经济发展,形成的基础设施相当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有些甚至因为缺乏管理而逐渐荒废。因此,同理,基于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设施贷款与建设,也可能让这些国家陷入债务陷阱中。

然而,中国优质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正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入后仍然零增长的状态,除政府无能与腐败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即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缺乏形成相关产业和整体经济能力提升的系统关键的产业要素,如融入国际市场的知识、配套产业链的资源、企业家资源等,而通过符合当地资源的特定产能输入,优势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可以解决这些短缺要素。同时,中国本土借助成熟的产业条件,将中国本土年轻人才同当地人才培养相结合,再辅之以积极投资,就能够形成带动就业的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四,当前“一带一路”发展也到了推动企业走出去的阶段。

据商务部信息,2013~2018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从实际状态看,工程合同主要是以中国政府两优贷款和“一带一路”基金支持的基础设施工程。而直接投资中的300亿美元,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也可以视为产业基础设施。

扣除这一投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产业投资总量为600亿美元,相当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十分之一。这一比例,在“一带一路”起步阶段,还是合理的,但是未来,则需要更多中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与产业植入的方式,发挥这些基础设施的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因此,促进中国优质企业的直接投资,就成为高质量“一带一路”的必然选择。

总之,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以就业与产业发展为目标,针对各国实际的直接投资,必然将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主题。

(作者系建设“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创新课题组主持人、北大经济学院国际经贸系副教授)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政策产业共振,低空经济元年已至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发展低空经济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在政策产业共振下,低空经济概念持续火热,2024年或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19小时前

郑州银行发布2023年业绩:稳健经营 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

11小时前

商务部:将有11个RCEP成员国参展第四届消博会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指导海南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打造消博会等重要平台,深化先进制造业、消费精品、医疗医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合作,实现与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更多互惠互利,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03-27 16:20

外交部: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革命,把清洁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在推动国内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贡献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和中国方案,为全球的清洁能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03-27 16:18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经合组织秘书长科尔曼

王文涛表示,中国正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03-27 10: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