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清华报告:中国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发展损失仍处于较高区间

第一财经 2019-04-26 22:49:26

作者:祝嫣然    责编:汪时锋

2011~2017年,我国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发展损失依然处于较高的区间,年均发展损失维持在16%左右。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26日发布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但还存在着资本产出率持续下降、收入不公平、医疗服务地区发展不平衡、养老金替代率持续下降等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表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是反映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程度的综合评价和分析工具,旨在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分析依据和政策支持。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稳中向好,不平衡现象略有改善。2017年平衡发展指数为52.49,较2016年上升1.38,较2011年上升10.32,年均增长率为3.72%,提升幅度明显。

分领域来看,2011~2017年经济平衡发展指数由39.79上升至48.23,年均增长率达3.26%;社会平衡发展指数由43.66上升至54.62;生态平衡发展指数由42.88上升至55.93,增幅最大;民生平衡发展指数由42.34上升到51.18。

不过,2011~2017年,我国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发展损失依然处于较高区间,年均发展损失在16%左右。

“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显著影响了平衡发展指数水平。”许宪春说。

从地区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平衡程度小幅上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2017年地区不平衡程度为0.22,较2011年下降了0.02。

报告称,国家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区域政策,让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得以缓解,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从具体领域来看,除社会领域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小幅上升外,其余各领域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领域的不平衡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报告显示,从地区不平衡程度上看,2011~2017年生态领域最高,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次之,民生领域最低,不平衡程度分别为0.30,0.24,0.21,0.12。

因此,未来还需要在各领域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尤其是生态领域和经济领域落实相关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为了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报告建议:一是应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二是推动城乡与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三是促进医疗服务地区协调发展,补齐农村医疗保障短板,四是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五是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养老平衡发展,六是防治土壤污染,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