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数据再次体现了深圳经济的韧性。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34.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7.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2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296.4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3431.71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0.1:40.5:59.4调整为一季度的0.1:40.1:59.8。
相较去年同期,深圳GDP增速略低了0.5个百分点,但与去年深圳全年的增速相同,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目前宏观经济环境下,深圳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颇为不易。”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低开高走。一季度,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比1-2月提高4.6个百分点,增长快速。
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也在稳步回升。一季度,深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7%,比1-2月提高2.3个百分点。一季度,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2.98亿元,增长7.5%,比1-2月提高2.0个百分点。
一季度深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也得益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降幅收窄和财政金融运行平稳等因素。
宋丁说:“自去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深圳作为高度外向型的城市,也受到较大影响,但深圳高新产业发达,内生动力强。”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深圳全市进出口总额6491.26亿元,下降4.3%,降幅比1-2月收窄3.6个百分点。
颇受关注的工业占比下滑,但仍在四成以上。今年一季度,深圳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0.1:40.5:59.4调整为一季度的0.1:40.1:59.8。
2016年,深圳市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六成。当时有观点认为,深圳二三产业的比例已接近临界点,制造业不能再退,否则会造成产业空心化。随后,深圳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扶持性政策文件,鼓励制造业发展。
在宋丁看来,工业比重的下滑实属正常,“深圳地方小,土地资源极其紧张,不能占那么多地来盖工厂,但要保留和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进一步加深同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协调跨境金融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银团服务,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若干措施》从推动基础型消费扩容提质增效、推动改善型消费高品质发展、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壮大、拓展品质型服务消费空间、打造良好服务消费环境以及健全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六个方面提出23条具体举措。
具体配建方式为在改造后含商品住房的各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按住房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
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探索开展跨境直升机飞行、公益服务等通用航空业务。
2025年深圳全市共安排重大项目798个,总投资约3.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