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接二连三上市破发,可转债还能愉快打新吗

第一财经 2019-05-08 19:40:18

作者:段思宇    责编:石尚惠

5月7日和8日,有4只转债上市,其中3只开盘即破发。

从被狂热追捧到上市破发,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可转债可谓经历了一场“人情冷暖”。

4月30日,鼎盛转债的破发似预示着近期转债行情的不佳走势,节后的转债市场更是迎来明显调整。近两天上市的4只转债中有3只开盘就跌破100元面值,最新一只为永鼎转债,5月8日上市首日收盘报95.56元。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上市首日选择卖出,无疑将面临投资亏损的结果。

不过,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可转债低迷行情可能并不会持续,虽然短期内震荡不减,但不存在大幅下行基础,中长期趋势依旧向好。还有观点称,下跌调整期间转债或存低吸机会。

转债火热行情迎来拐点

5月7日和8日,有4只转债上市,其中3只开盘即破发,分别为5月8日上市的永鼎转债、5月7日上市的司尔转债和明泰转债。

从盘面上来看,永鼎转债开盘报95.00元,后续价格虽然抬升至最高96.87元,但上涨动势略显不足,截至收盘报95.56元。公开资料显示,永鼎转债是由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债券发行规模为9.8亿元,期限是6年,票面利率为0.4%,中诚信证券评估公司评级AA,当前转股价是6.5元/股。

转债的破发与正股表现不无关系,截至5月8日下午收盘,永鼎股份报5.21元/股,日内跌幅为1.14%。信达证券资产管理部可转债投资经理庹忠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可转债具有债性和股性双重特性,其走势主要受短期股市行情、正股基本面、信用评级等影响。

“最近受股市影响较大,不过AAA级转债还是比较难破发。”庹忠梁说道。4月份以来,A股市场面临整体调整,上证综指月跌幅近0.4%,中小板指月跌幅超过5%,创业板指月跌幅超过4%。

4只债券中唯一没破发的是核能转债,同样是5月8日上市,被联合评级评为AAA级,开盘报103元,后续交易较为平稳,小幅下跌至102.71元,较面值上涨2.71%。但这一涨幅与此前上市新债中超10%的涨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由此来看,可转债打新收益明显缩水。

中信建投研究认为,近期配资清理监管开启、货币和流动性环境边际略有收缩等,均难以支撑转债行情如前期般继续快速上涨,同时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期也对上一阶段拉估值的核心逻辑有所冲击,转债行情震荡调整如期开始。

而在这轮可转债走低之前,上次出现破发还要追溯到1月23日,彼时上市的溢利转债首日下跌2.34%,收盘价为97.66元。但随后由于A股市场的回暖,转债指数随之走高,中证转债指数甚至在4月8日创下2015年5月以来的新高,达345.88点。

不过好景不长,也正是在4月8日后,可转债市场便呈现震荡回落态势,同期上证综指保持高位震荡格局。时至5月6日,中证转债指数下跌2.74%,创下近两年的单日最大跌幅,紧接着5月8日,中证转债指数仍在低位徘徊,收盘报313.69点,较前日微涨0.14%;上证综指报2893.76点,较前日下跌1.12%。

转债破发的频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投资者的认购热情。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52只可转债上市,目前已经出现7只破发,3只出现在1月份,剩余4只发生在近日。而除破发外的45只可转债在上市首日的平均收盘价为112.19元,此前更是有可转债4月上市时,收盘价达130.57元。

短期调整或将持续

关于可转债的后期走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不确定性较大,但不存在大幅下行的基础。

庹忠梁告诉记者,如果股市低迷持续,那么可转债破发还会增加。“股市目前受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不过整体来看,国内基本面和政策面均支持股市向好发展。”也有来自券商内部的人士对记者称,可转债短期内仍将保持震荡,调整或会持续。

天风证券研报分析则称,转债市场调整幅度可能不宜太过悲观,中长期趋势依旧向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好仓位的买和卖。天风证券还表示,回调过程建议保持仓位运作,结构上需要“防御+精选”的策略。银行转债是现阶段配置重点,行业方面更看好光伏、消费。

另外有观点认为,经历一轮回调后,可转债市场或存在低吸机会。中信建投建议,可在下跌调整期间精选长线空间较大的标的品种,布局未来阶段中的下一个向上波动以再次兑现收益,同时仍然强调低转股溢价率的个券更佳。

海通证券姜超亦认为,权益市场正处于估值修复向盈利驱动的过渡期,短期调整或有限;转债的低估值反而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目前可以关注转债的左侧配置机会,板块以成长、消费、金融等为主。

在庹忠梁看来,投资者申购可转债时需关注转股价值、正股短期波动和转债评级,转股价值越高、转债评级越好、短期波动越低的转债,破发可能性就较小。当然,调整时期布局转债重心并非放在打新收益上,而是在于低价筹备,以期获取未来收益。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