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6月13日在上海正式开板,从形式上确立了科创板正式开始运行。这项新制度从公布到开板,全部流程只用了7个月。从正式受理申请到开板只用了83天。在未来两个月内将会有首批企业上市。相对于A股主板上市公司走完全部流程平均需要6个月到18个月的时间,科创板受理和审议可以说是高速推进。为什么能推进的这么快?科创板的五套上市标准在盈利、营收和市值上为大部分企业建立了门槛。和原来评估企业是否能上市的标准比较,现在上市的核心逻辑发生了什么变化?注册制下,企业上市审核结果的可预期性增强。几家企业都明确将“未能达到预计市值上市条件”作为IPO风险之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险提示?
本期资本有道,第一财经主持人王蕴媞邀请前海融悦基金经理王章亮先生做客演播厅。王章亮认为询价可以反映市场对企业的认可度, 持续发展能力是科创板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这轮市场重估中,有三类资产起到了引领作用。”
到2030年,湖北上市公司总数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国家政策红利正在加快释放,武汉处于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期。
交易所将抓紧细化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标准。
将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