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这个1988年撤县建市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在坚持“兴商建市”近40年之际,再度重磅发布市场转型重要战略——2019年6月28日,“义乌好货——质敬全球未来!”战略发布会举行。“义乌好货”战略的发布,旨在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加快市场转型发展,为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来,义乌一直在“买全球、卖全球”的道路上持续奋进。先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获浙江省委省政府批复,再是6月19日,义乌市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eWTP战略合作协议,eWTP全球创新中心落户义乌。此次发布“义乌好货”战略,将推动小商品行业进行自我变革,推动义乌市贸易改革进程。
用“好货”品质,致敬全球未来
近年来,商城集团以国际贸易改革为契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内消费升级的重要机遇,加速体制机制和业务板块创新,向线上线下融合、进口出口联动、境内境外打通的跨国商贸服务集成商转型;深度切入贸易链各个环节,向数字化转变,做强进口贸易、仓储配套、供应链、国际拓展四大板块,全力打造“贸易服务能力最强、信息化程度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新型商贸市场。
“义乌好货”正是在此背景下,以标准为引领,以“创新、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市场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致力于构建一个去渠道中心化的供应链创新业态。
据义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葛巧棣介绍,构建“义乌好货”体系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市场持续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推动义乌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根据总体商业模式战略规划,“义乌好货”将依托小商品城7.5万家商户和210万单品的商业资源优势,通过严苛的选商标准和产品追踪体系,整合一批“产品质量过硬,品牌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善”的战略级重点供应商,汇聚一批“质优价优品全”的源头好货,壮大一批发展后劲强大的中小品牌。
在行业下游,“义乌好货”将重点开拓整合批发、集采、门店以及网上供货四大渠道,在线上构建信息化系统和网货交易平台,在线下打造“分市场+展销门店+产业园区+仓储体系”联动发展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
据了解,“义乌好货”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全球优质供应商、渠道合作商和平台运营合作伙伴的加入,都将进一步加快“义乌好货”体系的升级完善和迭代更新。
葛巧棣称,“义乌好货”将有效增强义乌市场商品竞争力,提高对接国内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对完善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外贸发展强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义乌走向转型的背后,是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中,那些让义乌人引以为傲的数据。
据义乌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义新欧”中欧班列发展势头强劲。义乌海关累计监管“义新欧”中欧班列集装箱超4700标箱,同比增长10.2%,货运量达3.8万吨,同比增长11.9%,进出口总额15.4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前5月义乌邮政和快递业务量超15亿件,居全国城市第3位,仅居广州(23.8亿件)和深圳(15.2亿件)之后。
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0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商品出口到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航空、铁路、海港、邮路等口岸。
机会已经来临,义乌用世界眼光,重组中国小商品格局;用“好货”品质,致敬全球未来。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在不断的大胆探索和锐意创新中,逐渐发展成为具备一流营商环境的政策洼地、创新平台、创业蓝海和投资高地。
此次“义乌好货”战略的正式全球发布,是小商品行业的一次自我变革,是义乌市贸易改革进程的重要一步,是义乌小商品实现品质化和品牌化升级的里程碑,是义乌市场由外贸主导型向内外贸并重发展的有力举措。
据介绍,下一步,“义乌好货”将围绕创新产品开发,设计创意赋能,热门IP衍生,爆款产品打造,创新营销推广,品牌策划传播下足功夫,引导义乌小商品产业链由粗放型向集约精细化转变,实现小商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用品牌发力,让品质说话”, 2019年将是“义乌好货”元年,“义乌好货”商业模式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义乌小商品全面开启“义乌好货”时代。
我国已有14个县域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万元大关。
外贸圣诞旺季的大幅提前,是市场应对不确定性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在全球难以被替代的例证。
外贸企业在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压力时,展现了非凡的韧性与灵活性,通过转向欧洲和内销市场、共享订单等方式自救,成功在困境中站稳脚跟。
常熟成为第五个超过3000亿大关的县域。义乌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强县中升至第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