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早盘,OLED概念股大暴走,截至发稿,胜利精密、彩虹股份、晶瑞股份等7股涨停,强力新材、京东方A、广信材料、星星科技等多股纷纷大涨。
据外媒消息,苹果称,将在其供应链中引入京东方作为其OLED显示器供应商。若合作达成,京东方将成为继三星、LG之后的第三家苹果OLED显示器供应商。
日前,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政府修改了对韩国的出口管理运用政策,决定从7月4日开始实行限制向韩国出口电视、智能手机中OLED显示器部件使用的“氟聚酰亚胺”、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等3个品种。而韩国三星电子、LG等厂商所需的大多数氟聚酰亚胺和高纯度氟化氢都是从日本进口的。
在这种情况下,若京东方成功成为苹果OLED显示器供应商,这将会是其在国际市场最好的敲门砖。
广发证券表示,现阶段,我国OLED材料仍以中间体等产品为主,专利限制是掣肘发光材料国产化的主要原因。我国OLED材料技术积累薄弱,OLED材料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中间体品。目前OLED终端材料的核心专利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生产主要还集中在日本、德国及美国厂商手中,主要原因为国外实行专利保护,OLED发光材料专利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
另外,联讯证券认为,如果日本对韩国的出口限制持续,势必对韩国厂商的半导体、显示面板等产品的生产造成负面影响。中国面板厂商已经成为行业举足轻重的力量,京东方LCD面板出货量、出货面积已是全球第一位,OLED也已经量产出货。韩国厂商如果产量减少或者供货不及时,中国厂商有望凭借自身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在此次事件中受益。
财通证券表示,建议从三大主线挖掘OLED概念股投资机会:首先是后段模组设备领域。关注在后段模组设备领域(贴合、邦定、检测)取得突破且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设备企业。其次是OLED上游材料端。具体领域例如发光材料、偏光片、FPC、驱动IC、靶材等。最后是柔性OLED面板的国内面板厂商。
中信证券指出,日本对三类产品的出口限制使其在进入韩国的程序上变得更严、更慢,短期来看一定程度限制韩国半导体、面板企业发展,同时利好国内相关终端厂商以及材料厂商。
机构认为,目前沪指虽突破3400点,但其余主流指数仍未触及平台上沿,目前仍未看到明显增量资金入场信号。
存量市场竞争导向是结构升级,彩电呈现智能化、大屏化、节能化、追求性价比等发展趋势。
车载显示是面板企业的收入增长点,面对汽车行业加剧的竞争,面板企业正为车载显示集成更多功能。
目前LCD(液晶)行业集中度已较高,未来业内LCD产能还有继续整合的可能性。
今年一季度对面板企业来说可谓是“开门红”,二季度总体需求高位回落,预计面板企业将按需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