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科创板第二个交易日。开盘25只科创板股票中,有24家下跌,其中西部超导跌幅最高,逾23%。而南微医学“一枝独秀”,上涨约14%。昨日大涨400%的安集科技则跌逾18%。
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从首日交易情况来看,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交易活跃,一方面,股票价格普遍较发行价出现了80%至400%不等的涨幅;另一方面,盘中个股价格起伏波动相对较大。例如,安集科技最高价一度攀升至243.20元,较发行价涨幅超过520%,最低价则一度探至110元,区间波动较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科创板首批公司挂牌上市交易,标志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未来,随着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注册制及其配套的严格退市制度逐渐深入,科创板有望在为更多企业打开融资渠道的同时,为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据Wind统计数据计算,在上市前25股合计总市值达2361.78亿元,而截至7月22日收盘,25股总市值达到5534.96亿元,经计算,25股合计总市值当日大涨3173亿元。另外,首批上市的25只科创板股票7月22日总成交额合计约485亿元,截至7月22日收盘,沪深两市总成交额合计约为4141.3亿元,也就是说科创板首批上市股票上市首日成交额占两市总成交额的比例约11.71%。
具体来看,首批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中,有21股上市首日的成交额超过10亿元,中国通号最受资金追捧。7月22日,中国通号全天成交额高达97.62亿元,位列科创板股票之首。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则认为,市盈率低并不代表估值低,因为科创板包含了很多创新型的企业,有的企业生命周期比较早,发展较早,而有的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处于相对成熟期,所以会导致PE估值差距。
此外,根据7月22日的收盘价格计算发现,安集科技成为“最肉签”,中一签可获利7.841万元。若以安集科技首日盘中最高价243.2元计算,中一签可赚10.2万元。
当然,科创板开市首个交易日,让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公司实控人也获利颇丰,实现“一夜暴富”。其中,华兴源创、杭可科技两家公司实控人成功跻身百亿富豪行列。
科创板计算机相关上市公司展现出较强的成长能力与创新能力,过去三年营业收入总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8%,研发投入总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1%。
未盈利科技企业IPO重启让市场颇为关注
我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超1.6万家,孵化面积1.78亿平方米,累计毕业企业25万家,其中超5000家登陆资本市场。
本次年报披露期间,479家科创板公司在评估2024年度行动方案同时发布2025年度行动方案,板块覆盖面超八成;头部公司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科创50、科创100成份股公司全部披露了行动方案。
银行需要在支持科技创新的同时,严格把控风险,否则可能面临息差压力甚至信用风险。